了解面部危险区,把握玻尿酸注射安全二
2019-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了解面部危险区,把握玻尿酸注射安全(二)
舒颜医学部据YMQ“面部危险区解剖分析:提高软组织填充注射的安全性”整理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描述六个面部危险区及其相关解剖。
二、眉和眉间区相关解剖
皱眉肌起源于额骨的鼻突,然后在额肌下方朝上外侧走行,最终插入眉头处皮肤。随着时间的推移,皱眉肌的收缩在眉水平处产生垂直纹;降眉间肌的活动导致鼻部的水平纹,也称为“鼻根纹”。
滑车上动脉是眼动脉的一个分支,于眶上内侧缘距中线17-22毫米处穿出,穿过皱眉肌或走行在皱眉肌浅表,深入到眼轮匝肌和额肌(图1)。在眶缘上方大约15至25mm,动脉穿过额肌和眼轮匝肌至皮下平面,在旁正中线处,距中线15-20mm,保持在皮下平面继续向上潜行。在眉弓水平,滑车上动脉平行于内眦垂直线正负3mm。另一项研究表明,滑车上动脉有50%的几率处于川字纹深面,另一半位于平均3.2mm的外侧。滑车上动脉分支与内眦、眶上和鼻背动脉的分支存在吻合。
图1:眶上动脉(a)出眉部后发出骨膜支,最后潜入帽状腱膜下。滑车上动脉(b)位于内侧,穿过皱眉肌(d),并与鼻背动脉(c)和眶上动脉(a)存在吻合。
眶上动脉也是眼动脉的分支,经眶上切迹,距中线大约32mm处出眶,通常对应于与角膜内侧缘相交的垂直线上。Erdogmus和Govsa发现,该动脉最为常见情形是,在眶缘上方20-40mm处穿过额肌,然后在40-60mm处走行于皮下组织层。然而,Kleintjes等观察到,眶上动脉经过较短的肌肉穿行距离,于眶缘上15-20mm处,即有垂直支抵达浅表皮下层。眶上动脉除了与鼻背、滑车上和内眦动脉有吻合支之外,还发出分支与颞浅动脉的额支相吻合,吻合部位最常见于前额横断位下三分之一和中三分之一的交界处。
最大化安全
在眉和眉间区,血管初始位置深在,但迅速移行到肌内和皮下水平。因此,我们建议使用低G’填充剂进行皮内注射以填充川字纹和鼻根纹。注射时可在眶上缘施加压力以暂时闭塞血管。在该区域无意中注入血管,填充剂可以经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眼动脉之间的吻合支逆行,导致失明(图2)。很多文献均表明,眉间是最常见的因填充剂注射导致视力丧失的部位。
图2:逆行栓塞眼部血管的潜在途径。
三、颞区相关解剖
在颞窝,颞浅动脉的额支和面神经的颞支均行走在颞浅筋膜内。最近发表的尸体研究表明,颞浅动脉额支的起点,位于耳屏之前平均17.2mm和之上36.9mm。通常,颞浅动脉额支走至额肌的位置位于眉峰向上15.8mm和向后14.8mm处。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颞浅动脉额支的最常见体表投影,尽管存在变异。该研究中,作者将危险区域划定为为眉峰向外2.5mm和向上3.0mm区域。因此,推荐在该危险区注射时进行指压阻断血流。Trussler等通过组织学研究观察到,在颞浅筋膜中走行的额支在颧弓上方2cm处紧邻面神经的颞支。在我们的解剖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发现。颞浅动脉额支在颧弓上2cm处的颞浅筋膜内,逐渐移行,至眉上方近额肌边界完全至皮下。颞浅动脉额支与眶上动脉形成广泛的深层和浅层平面的吻合(图3)。这提供了另一种逆行栓塞眼球供血动脉的途径。在尸体研究中,同侧眼球,甚至双侧眼球都能发现注射到颞浅动脉中的染料。
图3:颞浅动脉(d)分出额支(b)。皮下组织(c)向前和向后勾勒了走行在颞浅颈膜内的额支行进路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额肌处,移行至皮下的额支(b)与眶上动脉(a)形成吻合。
另外,值得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