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知足才能常乐原来导致足跟痛的是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助理:

古语有云:“足是人之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足,在人们年轻时最容易被忽略的器官,恰恰是人到老年,才显示出它对于行动和健康,真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单单一个足跟痛,就使很多老年人备受困扰。

日常生活中,常听一些中老年朋友诉说自己一只或者两只脚的跟部疼痛,活动时痛得就更厉害,甚至有时痛得不敢走路。可是仔细检查,多数人从足跟表面又看不出红肿,也没有畸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足跟痛,医学上又称为跟痛症。

足跟痛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很高,仅次于腰腿痛,尤其是体型肥胖者更易发生。不知不觉中常常感到足跟部的酸痛不适或伴刺痛,晨起站立足跟承重后疼痛明显,活动一会儿减轻。久行久立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又会减轻为特征。看不见足跟部的红、肿,X线检查也无明显异常,或仅在跟骨底面见到大小不等的骨刺。

导致足跟疼痛的原因

第一种:脚跟受风湿。这类病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天气忽冷忽热时,行走时脚后跟疼痛难忍。

第二种:脚跟血脉不活。这类病人症状表现为:如早上起床下地行走{或者}在沙发做一段时间下地行走时,脚后跟就像针扎一样疼,但是行走一会疼痛的症状逐渐消失,再在沙发做一段时间下地行走又疼,就这样反反复复。

第三种:长期负重行走,经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体形肥胖或足有畸形(如扁平足、外翻足等),足跟着力过大,足跟皮下软组织受挤压性损伤,脂肪垫萎缩变性,跖筋膜劳损或跟骨下滑囊炎可使局部充血,肿胀和疼痛。

第四种:跟骨骨刺,多发生在跖筋膜和足底肌在跟骨结节的前缘附着处,由于跖筋膜和足底肌在其附着处受到反复牵拉,引起慢性损伤性炎症,炎症刺激进而诱发骨刺形成。有时跟骨骨刺并无症状,即使因为骨刺引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也不成正比。

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足部

许多时候足跟痛是在劳累、寒冷、穿鞋不合适如高跟鞋、过硬的鞋底或鞋底不平整,以及肥胖致使足跟部负重过大等诱因下才发生。

所以,老年人要加以重视:

1.要穿柔软舒适的鞋如布鞋,休闲鞋或软底凉鞋,在家中最好穿着富有弹性的拖鞋;

2.天气转冷时要注意足部保暖,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3.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4.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经常参加适宜户外活动,如步行、慢跑或骑车,以增强体质,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足跟部附近组织的退行性变;

5.营养防治:中老年人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富含钙镁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

为足跟痛支招

 鞋子——保护足跟的卫士

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软组织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

减痛——热敷泡脚封闭

比如每晚用热水加食醋或丹参、红花煎汤泡足,或用跟痛散调药外敷。也可口服补益肝肾,舒筋通络的中药。症状严重者,可以请医生在疼痛点周围局部注射强地松龙配利多卡因,它能完全阻断痛感,扩张局部血管,改善病灶的血供,对足跟痛疗效很好。一般每周1次,3~4次即可消炎止痛。

缓解足跟痛锻炼的3种方法

练习1:

  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屈肘,增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这时会感到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4~5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练习2:

  双手扶着桌子,上身前倾,双足前后错立,重心放在位置靠后的腿上,抓牢前方支撑物,屈双膝下蹲,保持双脚足跟触地,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练习3:

  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身体保持直立,面向楼梯,手握护栏保持身体平衡,足跟悬空,逐渐放松小腿肌肉,使足跟尽可能放低,感到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

专家寄语:

 锻炼过度也可诱发足跟痛。看来锻炼虽然有益健康,但是老年朋友也要适当而行啊。

如果您在阅读本文过程中,遇到任何困惑与不解,可以点击下方的“写留言”告诉我们哦,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悉心解答。

或者您希望我们明天推送什么内容的文章,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我们会认真采纳您的意见,也许明天就会为您推送私人订制的文章哦。

今日推荐:万病的根源:腹部积聚,你知道吗?

赞赏

长按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jc/990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