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的这些谣言,你家宝宝中枪了
2018-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引言
给新生儿吃黄连,寓意为先苦后甜;给新生宝宝喝中药去胎毒……民间总有些所谓方法说是对新生儿好的,这些你信多少呢?
那些“好方法”,有的流传好多年了,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谣言一、新生儿挤乳头在过去,宝宝出生后家长们都有给宝宝挤乳头的习惯,说不挤的话男宝宝青春期乳房会长得很大或者阴天下雨乳头发痒。
给女宝宝挤乳头的理由更奇葩,说怕女孩子长大后乳头凹陷,其实乳头凹陷是与遗传因素和青春期束胸,或者青春期内衣穿着过紧等有关。
危害:
挤压新生儿的乳头,除了给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之外,还容易引起皮肤破损,造成新生儿乳房红肿、发炎。严重的会继发感染,造成新生儿败血症,危及宝宝生命。
谣言二、给新生儿把尿近日有一篇关于“未满月婴儿从不尿床,婆婆向媳妇请功,医生一句话婆媳反目”的文章,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原因是女儿出生3天时,婆婆说孩子出生3天就得把尿,再大些就“识把”了,免得总尿床!
媳妇虽说不让,可婆婆是个固执的女人,依然每天坚持给宝宝把尿十几次,每次宝宝成功尿出都会欣喜的向儿媳妇示威。
宝宝满月时,婆婆忙着招呼客人,儿媳妇尝试像婆婆那样给宝宝把尿,却意外发现宝宝大便时,肛门出现一个红肉球,医院去检查。医院,医生说:由于给宝宝把尿的频率太高,导致严重脱肛,要么手术要么回家静养,短期内不能再给宝宝把尿了,因此媳妇与婆婆反目。
危害:
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此外,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
此外,如果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孩子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谣言三、蜡烛包和绑腿
宝宝出生后,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经常会有手脚抽动等现象,家人总担心宝宝睡得不安稳,所以父母常常把新生儿两腿拉直,再把两臂拉直紧贴在身体两侧严严实实地用棉布制成的包被包裹起来,为了防止孩子乱蹬,还特意把宝宝的腿裹紧。
还有一部分家长担心宝宝长大以后出现腿不直、罗圈腿,把宝宝的腿自膝盖上至小腿捆起来;还有的家长索性用带子把宝宝五花大绑。那么这些做法是否正确呢?
危害:
蜡烛包:不但限制了宝宝四肢的自主活动,而且固定的姿势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肌肉的发育,同时神经得不到有效的刺激,还有可能影响大脑的发育。包得过紧还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及胸廓的发育,影响宝宝皮肤的散热。
包得过紧还会压迫腹部,影响胃肠道的蠕动,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蜡烛包不方便家长对宝宝的尿便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清理不及时,容易形成尿布疹、皮炎等。
绑腿:首先会影响孩子四肢的血液循环,并且绑腿不当也容易易造成外伤。临床上曾经发生过新生儿由于手脚被布条等物品捆绑而导致四肢淤青,甚至有的由于长期血液循环不好而造成缺缺性坏死,面临截肢的危险。
除此之外,绑腿还会诱发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宝宝出生时,髋关节的发育还不成熟,在自然状态下,下肢仍处于像青蛙腿一样的姿势如果强行将两下肢强硬拉直,并用力捆绑后,会使大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使股骨头从髋臼中脱出来,影响髋臼的发育。
谣言四、马牙和螳螂齿马牙:宝宝出生后3~5天后,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白色颗粒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人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马牙”。这种在宝宝出生后,出现在其口腔硬腭上的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并没有任何影响,它往往会由于进食、吸吮的摩擦而自行脱落。
有的家长采用针挑刺或用粗布擦洗的方式来处理马牙,这两种方式都很容易损伤黏膜,造成口腔黏膜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全身感染。所以,俗称的“马牙”不必特意处理,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如果非要用布将其蹭掉,反而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新生儿两侧颊部常有两坨隆起的“疙瘩肉”,医学上叫“吸奶垫”民间常称“螳螂齿”或“螳螂嘴”这个是新生宝宝特有的发达的咀嚼肌,是丰厚而又坚实的脂肪垫,为了适应婴儿吸奶的需要而存在的。因个体差异,有的宝宝更为明显,但也属于正常现象。
在宝宝吮吸奶水时,口腔黏膜下脂肪组织的隆起会使口腔内的负压增大,使乳汁易于流出。有些父母认为这两块隆起的东西会妨碍宝宝吃奶,因此常要求割治。随着乳牙的萌出,这种高出的脂肪垫就会渐渐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
危害:
发现“螳螂齿”,妈妈千万不能用针挑或用粗布擦拭,因为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黏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加上口腔黏膜血管丰富,所以细菌极易由损伤的黏膜处侵入,发生感染。
轻者局部出血或发生口腔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宝宝的生命,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谣言五、裹肚子
有的宝妈反映宝宝出生时看上去宝宝的肚子有一点大,婆婆说把肚子包裹起来孩子容易长大。问医生这样做科学吗?会不会有后遗症或者对宝宝不好之类的?
危害:
其实刚出生的宝宝看上去肚子大,这是生理性的,如果包裹不当,会导致发育畸形。一般只是包住腹部,预防着凉即可,不宜整个包裹。
作为新时代的妈妈们,咱们一定要摒弃那些旧思想旧观念,做一个用科学理念育儿的好妈妈呦!
本文作者:李克玲
嘉妍汇
你若有孕产期的困惑问题,欢迎前来咨询,有孕产老师帮你们答疑解惑。
延伸阅读:
发烧吓死人的婴儿急诊是每个宝宝都会得吗?
宝宝臀纹、腿纹不对称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吗?
产后仨月头发一梳掉一把这是怎么回事?
肩难产有多吓人,分娩过程中遇到了该咋办?
孕期牙疼你选择治还是不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