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让新生儿受伤的生理现象

2017-9-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普通人一辈子看到初生孩子的机会并不多,初为父母,可能把一些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当作一些异常疾病,做一些不当的处理,给孩子造成伤害,这种现象在偏远落后地区很常见,下面是一些常被误判的生理现象。

1.胎脂:初生时,足月的孩子身上皮肤覆盖一层白色皮脂,这种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生后会逐渐自然脱落和消失,不需要特意去清洗,更不能用硬物去刮除,以免损伤皮肤。

2.皮脂腺增生:受母体性激素的影响,新生儿的前额、鼻子、上唇、面颊等处可见增生的皮脂腺,多于生后数周内逐渐缩小并消退。不能去挤压,否则容易诱发感染。

3.粟粒疹:为皮肤表面白色的小囊肿,直径1-2毫米,内含多层角化物质,多见于颜面部,各年龄段都可出现,但新生儿更常见,大多可以自行消退,不需处理,大孩子如果持续不消退可以让医生挑破排出内容物。

4.马牙或板牙:性质和粟粒疹类似,只是位于牙龈或上腭中央,大多可以自行脱落,不需特殊处理。民间有“挑马牙”的习俗,容易导致感染,要鄙弃陋习。

5.蒙古斑:新生宝宝在躯干、臀部、四肢有些青色斑,好发于东方人,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大多数在一岁以内会逐渐渐退。在国外有被误认为家庭暴力导致的淤青。

6.新生儿毳毛:新生儿出生时全身有许多毛,背部较明显,称为毳毛,会逐渐自然脱落,有的地方习俗要刮毳毛称为刮“猪毛风”,同样容易孩子的皮肤毛囊受损,导致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发生危险。

7.螳螂嘴:新生儿两侧颊部有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乳汁,也不可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8.乳腺肿大:受母体激素的影响,有些新生儿乳腺肿大甚至少量泌乳都是正常的,挤压乳腺可能导致感染,甚至引起菌血症。

9.阴道出血:同样是因为母体激素的影响,出生后孩子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黏膜失去了雌激素的作用,因而脱落出血,也叫“假月经”,这种是出生后短期内现象,如果出血量比较多,或者持续时间长,那就需要找医生检查一下有没有别的问题。

有感于最近收治过一些新生儿乳腺感染的孩子,写下这篇文章,希望新手父母们和长辈们能认识这些新生儿的正常现象,破除陋习,不要让孩子受到本可避免的伤害。

提示:

1.本文作者余珍珠为我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生,新生儿疾病可点击阅读原文向她咨询。

2.图片部分来源于尼尔森儿科学,部分来源于网络。

3.回复“ML”或“目录”可查看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jc/989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