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马牙雪口和螳螂齿儿,是不是该治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夏是一位年轻的产妇,一周前,在我们产房顺产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宝宝,这天,在宝宝哭闹时,她发现,刚出生一周的宝宝,口腔内侧颊部以及齿龈等地方,粘有像奶渣一样的白色小珠,小夏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拿起电话,向我咨询起来。

通过她描述的情况和手机里发过来的照片,我说:“你别着急,这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也就是马牙。”

“怎么,会出现这种马牙呢?”电话那端,小夏的语气显得不可思议。

我解释说:“所谓马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位于新生儿口腔内齿龈位置,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包囊所形成,表现为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

“那应该治疗吗?”

我说:“这种马牙是不需要治疗的,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往往会由于进食,吸食奶水的摩擦而自行脱落的。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

听我这么说,小夏才真正的放松下来。

在临床上,新生儿的马牙需要与鹅口疮相鉴别。新生儿患的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皮肤损害,通常在牙龈周围形成,有斑片状白膜附着,用棉签可轻轻剥去。剥去白色黏膜后,基底部充血明显。病理学检查可见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故根据临床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可进行区分。这种雪口病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

除了马牙和雪口病,我们在临床上还发现,一些新生儿口腔内的两侧后部,还各有一个上下能接触的脂肪垫,老人们都把这俗称螳螂齿儿。这种螳螂齿也是不需要治疗的,而且,这种螳螂齿儿还对新生儿有一定的好处呢。

在宝宝吸奶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奶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宝宝的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宝宝吸奶。因此,新妈妈们,千万不要用针挑或者用粗布擦洗螳螂齿儿,那很容易损伤黏膜,造成宝宝口腔黏膜感染,严重时会引起全身感染,造成新生儿的败血症呢。随着乳牙的长出,这种高出的脂肪垫就会逐渐的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的。

小红姐:中国最具人气美女助产师,医院产房资深接生婆。从事接生工作20年,安全接生2万多例。产房里的接生分娩、悲欢离合,所有准妈妈关心的问题,一一为您娓娓道来。欢迎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jc/986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