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院士多长寿所有的秘密,他们今天终
2016-1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骨科教授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导读王陇德:要想长寿多运动,我的旅行箱里一直放着拉力器,无论到哪里出差我都带着它,用它锻炼,这个习惯已经保持十多年了。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
院士多长寿!
中科院80岁以上总院士人数中,90岁以上的院士就占了32%!这是80多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刘颂豪向记者透露的数据。
为什么院士们可以活得长寿,高龄时还能神采奕奕地工作?其实院士们自己早就说得很明白了!
1静养不动,跟自杀是一样的!讲述人: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
俗语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鳖”。有人说,这两种动物就爱静养不爱动,照样活得长。这种说法大错特错!
乌龟是骨头包着肉,人是肉包着骨头,乌龟是‘冷血’,人是‘热血’,能一样吗?乌龟身上有多块骨头,90多关节;人身上有块骨头,个关节。
人身上那么多关节就是让你运动的。只有运动才能保证关节软骨的健康。关节软骨里没有血液供应,必须得吸收关节液才能营养,而关节液只有活动时才能大量分泌。
所以要想长寿多运动,我的旅行箱里一直放着拉力器,无论到哪里出差我都带着它,用它锻炼,这个习惯已经保持十多年了。
哑铃、拉力器的主要功能是锻炼肌肉。美国有研究显示,如果不去刻意锻炼,30岁开始人的肌肉便逐年减少,到75岁时会消失50%,这时慢性病你是想防也防不住了。尽管六十多了,我的手臂三角肌、胸肌一点也不亚于很多年轻人。
2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诱发”肿瘤讲述人: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保养和检修。
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则使得宫颈癌发病上升——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以前,医学界还质疑精神因素怎么会跟癌症有关呢?后来一个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于防癌控癌。
3心态阳光点,别把钱看太重讲述人: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我没有把钱放在第一位,如果我把钱放第一位的话很多事情都可能会发生偏离。我认为钱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感情和人的爱心是无限的。当你生命终了的时候,上帝不会问你有多少钱。
十几年前我去南通会诊,当时家属在我包里塞了一个信封,起先没看,到了上海后打开一看是四千块钱,我随后就给家属寄回了元,因为按照当时上海的规定只能拿元的会诊费,我不能多拿。
当下社会中的一些人确实需要精神救赎,我们应该充满希望的去帮助社会,而不是去抱怨。就拿我举例吧,我有眼病,常常流泪,看了很多地方也没有能看好,但是我不会去抱怨,经常对自己说:“我在悲伤的场合流泪了,他们会觉得我很同情他;在快乐的场合我流泪了,他们会觉得我能与他们一起来感受快乐;而当我要去见上帝时,上帝会说你回去吧因为你流着泪一定是还留恋着那块土地。”
很多事情要换个角度去想,无论是科学家、医者,还是整个社会,一定要有阳光心态,如果只有抱怨,那就不会有前进的激情和动力。
4肉多了、动少了,病就来了讲述人: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几十年前我们一年都吃不了几口肉,而现在大部分家庭几乎顿顿都要有肉。医院心内科的病床数,十年前有88张病床,病人要排半年才能进,而现在增加到张病床,却排半年绝对排不进来。
这很能说明问题。肉类吃得过多造成了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吃得不健康,运动量少了,疾病自然就多了。
5腿痛再补钙,晚了讲述人: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骨科教授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腿脚疼痛是“缺钙”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熬过去。其实,骨质疏松症一旦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了,这时再单纯补钙,已经晚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年轻时努力提高身体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就能缓解骨质过早流失。这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使骨丢失加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走路时讲究挺胸提臀,就可以预防骨关节病。一挺胸、一提臀,自然肩部和胯部就都往后走了。再比如坐着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让下腰椎部位贴住座椅靠背,或者在腰部垫个小枕头。因为这样能帮助保持腰椎曲线向前,避免劳腰。所以说,坐立行你都得顺着脊椎的型,才不容易得病。
别嫌这么走这么坐费劲,习惯就好了。而且千万记住,越不舒服越要坚持,因为这说明脊椎已经不习惯正常的弯曲了,就应该赶紧调整。
6食物别裸露在厨房讲述人: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穷也得癌,富也得癌,癌症的高发可以用按下葫芦浮起瓢来形容。相对穷一些地方常见的上消化道癌、子宫颈癌等的发病率刚刚开始下降,富裕地区常见的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和前列腺癌又明显增高。
云南宣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村女性不吸烟,肺癌发病率却高于男性的地方。这是因为她们做饭时是生火塘,烟煤燃烧着,却没有烟囱,长期处于含有致癌物的煤烟环境中导致的。而且,对她们晾在厨房里的食物进行检测,发现含有致癌物苯并芘。
为了安全起见,食物最好别裸露在厨房,应封闭保存,这样不管是什么致癌物质,都可以挡在外面了。
预防肺癌更重要的还是不抽烟,还要注意生活点滴,比如在装修新房时,要考虑到厨房的通风效果。做饭时要开窗通风。少做油炸食物,尽量使用微波炉、电饭煲、电烤炉等电器。
7吃完饭就离开餐桌讲述人: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我每天只吃七分饱,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于是感觉吃的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绝不久待,更不会与家人在饭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两口饭菜,偶尔还会把晚饭省下一两顿。
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因为肥胖可能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特别是平时摄入较多动物脂肪、红肉以及喜欢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适当控制自己的胃口来减少患癌风险。■
阎润茗:隔姜灸足三里穴,这个长寿方法你真应该知道
阎润茗全国名老中医
l年生于天津,l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师从赵树屏、李春萱两名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地区)。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资深研究员、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导读笔者已过耳顺之年,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3个月左右,自觉体力明显增强,在工作之余,不但能用较多的时间读书、备课、参加社会活动不感到疲倦,而且睡眠、饮食亦较灸前香甜,且精力充沛不易感冒。
来源:《燕山医话》
灸取于火,火性热而属阳,其性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条或灸炷用艾绒制成,取其辛香之性,以通十二经络,理气和血。古人用灸法来治疗疾病的记载很多,灸的作用不但能治病,而且对人体有突出的保健作用。过去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的名言,意思是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就要经常灸足三里穴,使该处常有灸疮。因古代多用直接灸,灸后要发灸疮,故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证明艾灸足三里穴,确有扶正祛邪、益寿延年之功。如患有“心痛”证(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经过每日隔姜灸足三里穴三壮,10天后疼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长期施灸后,不但使“心痛”症状消失,且能恢复正常工作。
一哮喘病患者,每至春秋两季即哮喘发作而住院治疗,已五、六年,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之后,至春秋季节,发作明显减轻,不但不需住院治疗,而且能坚持全日工作。
笔者已过耳顺之年,进人老年人行列,虽能坚持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即感全身疲倦乏力,如再参加其他脑力劳动或社会活动,则有力不从心之感。经用隔姜灸足三里穴,3个月左右,自觉体力明显增强,在工作之余,不但能用较多的时间读书、备课、参加社会活动不感到疲倦,而且睡眠、饮食亦较灸前香甜,且精力充沛不易感冒,说明灸法有补阴益阳、通畅经脉气血的作用,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下合穴,“合治内府”,有扶正培元,袪邪防病的作用。《千金方》记载“灸五百壮,少亦灸一二百壮”。灸之可使身体阴阳平衡,收到祛病延年之效,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谓。
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5%。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由解放初的35岁,增至70余岁,而且可以预期,这种递增率还将不断提高。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延缓它的进程则是完全可能的。如能坚持应用祖国医学中的保健灸法——隔姜艾灸足三里穴,确能使老年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燕山医话》。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国外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