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颊部埋线提升与塑形上
2020-9-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zqbdf/
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颊部在皮肤侧的界限是,上界为额骨和额弓下缘,下界为下颌底,前界为唇面沟,后界为咬肌前缘。颊部的层次结构由浅而深是皮肤、浅筋膜、SMAS、颊脂肪垫、颊筋膜、颊肌、黏膜下层和黏膜。
鼻唇沟是由鼻翼两侧至口角外下方的浅沟,上端起于鼻翼外上方的鼻翼沟,随即行向外下方。鼻唇沟起始端位于鼻区与眶下区之间,称鼻面沟;继而向下位于颊区与唇区之间,称唇面沟。老年人的鼻唇沟可延伸到额区与腮腺咬肌区之间(木偶纹)。面部的衰老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中下面部,除鼻唇沟加深外,还可表现为皮肤松弛、皮下软组织松垂、下颌袋形成等。
面颊部埋线美容适应位置
1.面颊部软组织松垂。
2.前面颊部(苹果肌)填充。
3.侧面颊部凹陷。
4.鼻唇沟凹陷。
5.下颌缘轮廓塑形。
一、手术方法
(1)悬吊线直线路径埋置面颊部提升
1)线材:3-0悬吊线。
2)进针点:颞部发际线前1cm、耳轮脚前1cm、耳垂前1cm。
3)埋线层次:SMAS浅层、颊脂肪垫。
4)埋线方向:中面部45°斜向上,下面部平行于下颌缘,耳前接近垂直向上悬吊。
5)行针止点:鼻唇沟上方外侧1~2cm、口角外侧1~2cm、下颌松弛袋内侧。
6)埋线数量:共7~8根/侧,通常中面部3根/侧、下面部2~3根/侧、耳前2~3根/侧。
7)操作方法(图11-1、图11-2)
图11-1悬吊线直线路径埋置面颊部提升术中操作
A.应用3-0悬吊线/提眉线,进针前检查所用线材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型号是否正确。
B.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以无菌手术钳夹取埋线针并拔除针帽后,检查线材结构是否完整,固定海绵是否移位,针外部分线材长度是否适宜,轻轻牵拉线材明确有无因氧化而质地变脆。
C.麻醉满意后应用破皮针于颞部发际线前1om、耳轮脚前1cm、耳垂前1cm进针点穿刺皮肤,注意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区域,若出血较多可先利用清洁纱布压迫出血点至渗血得到控制再进行下一步埋线操作。
D.将埋线针自穿刺点与皮肤表面呈15进针。
E.穿刺皮肤后根据标记的行针路径向前下方缓慢穿行,穿行层次位于皮下层或SMAS浅层。避免过深或过浅,过深易损伤面神经、腮腺导管等结构,过浅会在面部形成条状痕迹。
F.在行针过程中,右手推进,左手持续探查位于皮下层或SMAS浅层的埋线针,确保行针方向及层次正确。
C.到达鼻唇沟上方外侧1~2cm、口角外侧1~2cm、下颌松弛袋内侧行针止点后左手按压远端,保证埋线挂住组织,防止退针时将埋线带出,右手旋转退针,先后退5mm,将线继续前送然后提拉,感觉线是否挂住组织,确保挂住后缓慢退针,退针时左手沿行针路径自进针点向行针止点“抚过”,以助埋线锯齿张开。
H.埋线与组织确切贴合后,右手轻用力向进针点提升绷紧,提线由轻提到重提,提线过程观察沿线组织的变化,如组织没有出现凹陷,可适当用力,达到预期提升程度即可,避免过度用力,以免提拉过紧,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凹陷与不平。
I.部分产品悬吊线没有预制在穿刺针中,需先将套管针置入组织,穿刺点、穿行路径及层次相同,当达到行针止点后拔出针芯,将悬吊线向前推送同样距离,套管后退1cm,左手牢固按压远端,保证埋线挂住组织,然后缓慢退出套管,退针时左手沿行针路径自进针点向行针止点“抚过”,以助埋线锯齿张开(图11-2)。
图11-2悬吊线直线路径埋置面颊部提升术中操作(扇形排列)
J.每个穿刺点可埋线2~3根,呈扇形排列,相同方式每侧共埋线7~8根,埋线沿悬吊方向呈扇形或平行排列。
K.检查调整两侧对称后,最后剪去皮肤外多余缝线,将锯齿线完全埋置皮下。
(2)双向锯齿悬吊线环形路径埋置面颊部提升
1)线材:3-0双向锯齿悬吊线。
2)进针点:颞部发际线前1cm、耳轮脚前1cm、耳垂前1cm。
3)埋线层次:SMAS浅层。
4)埋线方向:中面部45度斜向上。
5)埋线路径:面颊部内下方至外上方的“U”形路径。
6)埋线数量:3根/侧,平行排列。
7)操作方法(图11-3)
图11-3双向锯齿悬吊线环形路径埋置面颊部提升上图为双向锯齿悬吊线埋置过程;
下图为双侧各3根双向锯齿悬吊线埋置完毕
A.颗部发际线前固定点(穿刺点)为A、B,鼻唇沟外侧固定点(行针止点)为C、D。
B.进针前检查所用线材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型号是否正确。
C.麻醉满意后将双向锯齿悬吊线一端的缝针自B点穿刺,经皮下层自A点穿出,然后将悬吊线的一端据齿段穿经A、B点间皮下组织,使中心过渡点的平滑线部分位于A、B点间皮下组织。
D.自A点置入穿刺套管,于SMAS浅层向C点穿行,到达C点后穿出皮肤,同法自B点置入套管,在D点穿出皮肤。
E.拔出套管针芯,剪去悬吊线两端缝针,将悬吊线两端的锯齿段分别置入套管,由C、D点引出,然后经C、D点将套管分别退出皮肤。
F.收紧悬吊线后在SMAS浅层形成了“U”形路径,提升方向为内下至外上方,根据相同方法在下方继续埋置双向锯齿悬吊线。
二、手术方法
(1)线材:4/5-0平滑线/螺旋线。
(2)进针点:前面颊部外、下缘轮廓,进针点呈弧形排列。
(3)埋线层次:平滑线埋置于皮下层,螺旋线埋置于脂肪层。
(4)埋线数量:10~15根/侧,呈扇形或网状交叉分布。
(5)操作方法(图11-4)
1)选择4/5-0平滑线/螺旋线,进针前检查所用线材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型号是否正确。
2)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以无菌手术钳夹取埋线针并拔除针帽后,检查线材结构是否完整,固定海绵是否移位,针外部分线材长度是否适宜,轻轻牵拉线材明确有无因氧化而质地变脆。
3)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区域,自前面颊部下方和外侧进针,确保针尖斜面向上。
4)穿行层次位于皮下层,螺旋线可埋置于脂肪层。
5)在行针过程中,右手推进,左手持续探查位于皮下层的埋线针,确保行针方向及层次正确。
6)到达行针止点后可继续进行另一条埋线的穿刺埋置。完成部分埋置后左手按住行针远端,可依次或一并拔出穿刺针。
7)部分产品可直接拔出穿刺针,部分产品在拔出穿刺针前需要旋转。
8)如果有露出皮肤的平滑线应予剪除,平滑线的埋置位置不满意可利用无菌手术钳直接拔除。
三、手术方法
(1)线材:4/5-0平滑线/螺旋线。
(2)埋线区域:面颊部凹陷部位。
(3)埋线层次:平滑线埋置于皮下层,螺旋线埋置于脂肪层。
(4)埋线方向:呈网状交叉排列或向心性分布。
(5)埋线数量:10~20根/侧。
(6)操作方法(图11-5)
图11-5面颊部埋线填充
1)选择4/5-0平滑线/螺旋线,进针前检查所用线材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型号是否正确。
2)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以无菌手术钳夹取埋线针并拔除针帽后,检查线材结构是否完整,固定海绵是否移位,针外部分线材长度是否适宜,轻轻牵拉线材明确有无因氧化而质地变脆。
3)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区域,自面颊部凹陷边缘进针,确保针尖斜面向上。
4)穿行层次位于皮下层,螺旋线可埋置于脂肪层。
5)在行针过程中,右手推进,左手持续探查位于皮下层的埋线针,确保行针方向及层次正确。
6)到达行针止点后可继续进行另一条埋线的穿刺埋置。完成部分埋置后左手按住行针远端,可依次或一并拔出穿刺针。
7)部分产品可直接拔出穿刺针,部分产品在拔出穿刺针前需要旋转。
8)埋置方向为扇形、网状交叉排列或向心性分布。
9)如果有露出皮肤的平滑线应予剪除,平滑线的埋置位置不满意可利用无菌手术钳直接拔除。
观看医美视频
长按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