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百宝书】硕腾讲堂:肥大细胞疾病(
2016-8-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东西部百宝书】硕腾讲堂:肥大细胞疾病(
犬猫的肥大细胞疾病是一类肿瘤疾病。该类疾病有多种表现形式:皮肤型、内脏型、胃肠道型。在犬,皮肤型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而在猫,内脏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肥大细胞疾病的治疗,外科切除仍然是治疗的基础,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作为辅助的方法,据不同的研究报告和不同的病例,其效力各异。Palladia是首款兽医被获准,用于治疗犬肥大细胞疾病的药物,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
肥大细胞疾病可造成胃肠炎症/溃疡,源自胃肠的刺激信号可直达呕吐中枢,启动呕吐;化学治疗过程中,缘自CRTZ(化学感受器触发区,是呕吐中枢的上级器官,其活化能启动呕吐中枢的活化)的活化,亦能启动呕吐。所以,应选择同时能够抑制呕吐中枢和CRTZ双器官的止吐药进行抗呕吐治疗(NK1受体抑制剂)。
1.犬猫肥大细胞疾病概述
犬猫肥大细胞疾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表现非常不同,需要分开讨论。皮肤的肥大细胞疾病在犬的发病率较高,是最为重要的发病形式;原发性非皮肤的肥大细胞疾病并不常见。犬肥大细胞疾病的生物学表现差异甚大,预知性差,有着更高的全身扩散的风险。跟犬一样,猫也能出现皮肤肥大细胞疾病,但是原发性内脏型肥大细胞增多症也有着重要意义。原发性胃肠道型疾病在猫也偶有报道。
2.犬肥大细胞疾病的发病率
肥大细胞肿瘤(MCTs)仍是涉及犬真皮和皮下的最为重要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占所有犬皮肤肿瘤的7%-21%,占所有皮肤恶病质的11%-27%。肥大细胞疾病科发生与任何品种,而似乎短头品种和金毛犬有着更高的患病风险。尽管拳师犬有着更高的MCTs风险,但其通常出现的是界缘清晰的肿瘤,预后较为良好。根据报道,其他较为易感的品种还有巴吉度犬、拉不拉多犬、伯恩山犬、中国沙皮犬、苏格兰梗、波音达犬、比格犬、德国短毛波音达犬。犬发生MCTs的平均年龄为8..5岁,但该病可在任何年龄时出现。该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出现多发性的肿瘤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占所有病例的10%-15%。
3.肥大细胞的生物学
肥大细胞源起于骨髓内的CD34+多能造血干细胞,在血细胞生成素(干细胞因子,或称作ckitligand)作用下,后者形成肥大细胞。毋庸置疑地,MCTs的产生和诸多因素相关(包括基因倾向),但是在众多病例中,干细胞因子的受体表达缺失了正常的调控可能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在MCTs犬,已发现了雌激素和孕酮的胞浆受体,但是其致病意义尚不明确。肥大细胞的前体从骨髓经血液迁移至组织,最终成熟。除了皮肤,胃肠道和肺是最富有正常的肥大细胞的组织,但是罕见其发生肿瘤。
正常的肥大细胞在介导炎性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被活化后,从大小不一的胞浆颗粒中释放各种物质,有血管活性的胺类(组胺、血清素)、酶类(酸水解酶、组织蛋白酶G、磷酸酶A、糜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羧肽酶)、和蛋白聚糖(肝素、硫酸软骨素)。肥大细胞还能合成和释放脂质介质和细胞因子。其能够释放的这些物质和介质,解释了这类肿瘤的诸多临床表现。肥大细胞的机能有,促发超敏反应,通过刺激T细胞调控免疫反应,防御组织寄生虫、通过刺激白细胞的迁移、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血管生成、纤维素沉积、和纤维母细胞增生而促发急性和慢性炎性反应。
生物活性物质从颗粒的释放,引起其他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的聚集。这些物质的释放,能够产生独特的局部临床症状:无痛的水肿至瘙痒、溃疡、红斑、瘀伤、或长时间出血。创口愈合较差可能缘自蛋白水解酶和血管活性的胺类物质,但是在小鼠的研究提示,组胺与巨噬细胞的H1和H2受体结合,引起纤维母细胞抑制因子的释放,降低了正常的纤维生成,造成创口愈合延迟。MCTs的大小可能有着周期性的盈亏变化;触诊检查可能引起脱颗粒,继而出现水肿和风团形成。还可出现全身性的效应(作为副肿瘤症候群的一部分),因为在MCTs患犬,有着明显高于正常浓度的组胺浓度。循环中组胺浓度增加与胃酸性增加和胃肠道溃疡相关,因为组胺和胃黏膜胃壁细胞的H2受体相结合,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强胃酸性。组胺还能增加胃肠运动性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的血栓形成,继而发生黏膜溃疡。伴随着组胺全身性大量地释放,由于其和血管、心肌、平滑肌的H1和H2受体结合,潜在地存在如下风险:心律不齐、全身性低血压、和休克。
4.犬肥大细胞肿瘤的生物学表现
皮肤型MCTs可能源起于真皮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肥大细胞的临床经过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但所有肿瘤均认为是潜在恶性的,因为其能够转移。MCTs会典型地向状内皮系统转移。最常发生的转移位置是区域淋巴结,其后的排序是脾、肝、骨髓。
MCT生物学活性的独特性之一是,并发多个真皮的或皮下的肿瘤。其发生状态,好似自发性喷出的、或者在数月至数年里形成的。无法知晓每个肿块是独立的新肿瘤,还是转移性扩散的。对MCTs的生物性进程的最佳描述方式为“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MCTs可能有着非常缓慢的非侵入性的临床进程,可能在弥散前长期存在,或者在疾病早期伴随着全身的扩散性有着局部的侵入性。
组织学方面,将犬MCTs分为1级至3级,该级别对整体的预后有着本质的影响。Patnaik帕特耐克系统是较为流行的评分方式,其1级代表界缘清晰的肿瘤,局限于真皮;2级代表更为更为多形性的肿瘤,扩张进入深层真皮和皮下组织;3级代表多形性肿瘤,占据着皮下组织和更深的组织。
5.犬猫肥大细胞疾病临床表现
MCTs的临床表现差异甚大。肿瘤可能是柔软而波动的,或者是坚实、界缘清晰或弥散的,小的或大的,单发的或多发的,有毛的或无毛的,涉及真皮的或皮下的。MCTs的形状多样。对于真皮或皮下的肿块,应进行细胞学评估;因为MCTs易于脂肪瘤和其他非肿瘤性损伤相混淆。根据报道,至少一半的肿瘤发生于躯干和会阴,但四肢、头、颈部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尽管多数肿瘤局限于真皮,而一些肿瘤,特别是那些快速快速生长的肿瘤,会延伸进入皮下组织和肌肉。弥散性肥大细胞增多而不存在皮肤型MCT的状况,在犬偶有报道。胃肠道源性的MCTs的报道也不常见。其他位置的MCTs的报道罕见,如口腔的、鼻腔的、喉部的、结膜的。
MCTs患犬通常会有单独的、无痛的肿块,但是如果出现更为深远的局部临床症状,如有着盈亏变化的水肿(尤其是在触诊肿块之后)、瘙痒、红斑、溃疡、瘀伤,则要提升MCT的怀疑度。一些全身性的症状,如胃肠道溃疡、腹部不适、呕吐、黑粪症、低血压、或凝血异常,相对少见,但是仍具有临床意义。如果胃肠溃疡和出血持续存在,会出现进程性的、再生性较差的贫血,因为存在铁向体外的丢失。
6.犬猫肥大细胞疾病诊断和分期
对肥大细胞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非常重要,如果术前得到了确诊,可提前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在术前给药的环节提供H1和H2受体受体阻断剂、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进行手术。使用细针抽吸技术能够轻松地诊断多数MCTs,因为其具有明显的细胞学特征。常用的DiffQuick染色技术,可能对肥大细胞颗粒的染色性较差。如果固定不充分,水性的染色剂会造成颗粒溶解,造成染色不佳。MCTs的分类是圆形细胞肿瘤,因为其胞浆的边缘是圆形的,而不是簇形的,也不是鳞状的。特异性的细胞学特征如下:圆形至卵形的细胞核,中等程度的胞浆,存在红紫色的大小各异的胞浆内颗粒。在颗粒丰富的细胞,由于颗粒和染色剂的高度亲和性,细胞核可被染成灰蓝色(细胞核DNA的着染度低于正常)。界缘清晰的肿瘤,即使存在潜在的恶性特质,但表现出的恶性特征也很少。如果肿瘤的界缘不清晰,细胞内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可能减少,而细胞的多形性会增加。界缘最为不清晰的或无胞浆的MCTs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见不到颗粒,要求使用特殊的染剂如甲苯胺蓝进行确诊。对于众多的肿瘤病例,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仅能确诊为无胞浆的圆形细胞瘤,MCT仅是鉴别诊断之一,与之并列的鉴别诊断还有淋巴瘤、传染性性器瘤、组织细胞紊乱、浆细胞瘤、无黑色素的黑色素瘤、无胞浆癌。免疫组化技术能够帮助区分这些肿瘤(MCTs是波形蛋白阳性的,多数为alpha1的,抗议蛋白酶阳性的),但是在一些病例需要电子显微镜观察超结构特征才能确诊。还有一项有助于诊断为MCT的细胞学特征:存在嗜酸性浸润;因为这些炎性细胞受到组胺的化学趋向吸引。
MCT的组织学检查非常重要,不仅为了确诊,还为了精确地对肿瘤分级,评估外科切除的完整性。组织学检查对肿瘤进行分级,对预后(复发性和存活率)起着实质性的作用。外科切除后,能够存活4年的比率如下:1级肿瘤为83%;2级肿瘤为44%,3级肿瘤为6%。许多研究确定了界缘良好的肿瘤在术后发生转移的时间更为延迟。尽管已经确定,即使是大面积切除,结缘良好的肿瘤也会复发和转移;但结缘良好的肿瘤,其转移性还是较低的(10%)界缘较差的MCTs有着更高的转移风险和更短的存活时间。
临床分级还能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表1)。因为转移的目标典型地是状内皮系统,所以通常检查的目标是区域淋巴结、肝、脾、骨髓。肥大细胞转移的第一位置是区域。如果有明显的区域淋巴结异常,应进行抽吸。在病程的早期,MCT可能转移至淋巴结但不引起淋巴结病。需谨记,触诊正常的淋巴结不能排除肿瘤转移。反之,区域淋巴结扩大,可能仅仅是淋巴样增生或继发的炎性变化。外周淋巴结肿含有少量的正常肥大细胞非常正常,尤其在有着过敏或寄生虫性皮肤病的动物;这就给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确诊带来挑战。在56只无肿瘤的比格犬,约24%的犬,其淋巴结抽吸物中,含有肥大细胞,每个玻片含有个肥大细胞。
区分炎性肥大细胞和肿瘤性肥大细胞比较困难。典型地,炎性肥大细胞散布于整个玻片。肿瘤性肥大细胞更倾向于形成团簇。还可以观察细胞独立性和颗粒数。炎性肥大细胞通常较为独立,有着丰富的颗粒。肿瘤性肥大细胞也可能是这样的外观,但是如果形成团簇状且有着较少的颗粒,那么更为可能是转移的肿瘤细胞。
表1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犬肥大细胞瘤的临床分级
0级:单个肿瘤,部分嵌入真皮,经组织学鉴定,并未涉及区域淋巴结
1级:单个肿瘤,嵌入真皮,不涉及区域淋巴结
2级:单个肿瘤,嵌入真皮,涉及区域淋巴结
3级:多个皮肤肿瘤;大型浸润性肿瘤,涉及或不涉及区域淋巴结
4级:出现了长途转移的(涉及血液或骨髓)或复发的(转移)任何肿瘤
子级a:无全身症状
子级b:有全身症状
淋巴结检查,淡黄层检查和脾、骨髓的抽吸物检查的解读均要小心,因为在这些检查中,存在少量的肥大细胞是正常的,尤其在存在炎性疾病的状况下。在潜在的转移位置发现了少量肥大细胞时,难以或不可能区分其是转移的肿瘤、肥大细胞增生、还是非致病性的状况。肥大细胞血症在犬不常见,除非普遍地发生了肥大细胞血症,血样中的肥大细胞数量不能作为评定疾病恶性特质的标准。实际上,在犬的非肿瘤性紊乱中,业已发现一个淡黄层制片中超过个肥大细胞的现象。在骨髓抹片中,可正常地存在少量肥大细胞,据报道,肥大细胞的增生与骨髓的细胞性降低相关。
因为淋巴结是肥大细胞转移的第一位置,对淋巴结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是最为重要的分级诊断测试。在没有涉及淋巴结证据的犬,检查脾、肝、和骨髓也不大可能有所发现。然而,在身体的一些部位(尤其在躯干),不易进行外周淋巴结的取样。这些区域的淋巴结可能在胸腔或腹腔中,对其进行抽吸-活检取样非常困难。
对脾、肝的诊断性检查措施有X光、超声波、和抽吸。骨髓检查通常采用抽吸取样,进行细胞学检查;存在超过10个肥大细胞/个有核细胞,能够提示肥大细胞疾病的全身扩散。在一项研究中,有16只肥大细胞增多症的犬,骨髓抽吸检查优于血液抹片和淡黄层检查。在有着低级至中级皮肤型MCTs的患犬,骨髓检查的价值存疑,因为不大可能在这个位置发现肿瘤转移。因为肺转移是罕见的,所以胸部X光片仅能用来检查位于身体头颈部的MCTs病例,是否存在胸内淋巴结病。全血检查CBC可能发现非特异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和贫血(如果发生了胃肠道出血的话)。
7.犬猫肥大细胞疾病的治疗
如多数类型的肿瘤一样,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每种治疗方法对肥大细胞疾病的作用均不同。肿瘤的位置、肿块的数量、肿瘤的级别、是否存在转移,均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在决定治疗时,应时刻谨记MCTs的生物学特性:不可预测。
7.1外科手术
彻底的外科切除是治疗犬MCTs的基础。如果肿瘤是1级或2级的,没有转移的证据,所在区域方便彻底地切除,则有望治愈。如果术前得到了确诊,其病例是MCT,临床医师就可选择使用H1和H2受体阻断剂。另外,确诊也会影响临床医师对手术区域的划定。经典地,建议切除px的边缘,因为肿瘤通常会隐性地潜入周边组织。同等重要地,建议切除范围要超过肿瘤范围一个筋膜层(即如果肿瘤是涉及真皮的,要切除皮下组织;如果肿瘤是位于皮下组织的,至少要切除到肌肉下层)。所有外科切缘应该清晰可辨,让病理学家检查是否其残存肿瘤细胞。有意思的是,许多临床医师注意到,尽管没有获得充分的外科切缘,还是有部分动物没有复发肿瘤。无论如何,当前仍推荐广泛地切除组织,获取清晰的切缘,或者在手术后,对肿瘤床和紧邻组织进行放射治疗。对于在肢体远端的低级至中级MCTs,可选择截肢来获取宽广的切缘(即使残存较少的机能)。如果不选择截肢,可单独进行放疗,或者,更为理想地,使用细胞减数手术,然后进行放疗(图1)。在MCT移除后使用去离子水来治疗外科创伤已有报道,但是该方法不能替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7.2放射治疗
对于肉眼可见的肥大细胞疾病进行放疗,一般认为其效果不佳,根据报道,其控制率各异;使用Gy的剂量,1年的控制率约为50%。使用更为侵入性的剂量或分级法可能有所改善。对于不进行切除的MCTs,姑息的放射疗程(每周给以-Gy的辐射),持续周,可收获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局部的临床症状;但是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和虚弱,可能与肥大细胞脱颗粒相关。
放射治疗最好用作如下状况的辅助治疗:肿瘤未完全被切除,而又不能进行进一步的手术(即0级疾病)。对于1级和2级MCTs,放射治疗的预后良好,1年内无病率为79%-97%,2年内无病率为77%-85%。与放射治疗相关的常见中毒反应有脱毛、治疗期间毛色改变、一过性湿性脱屑。预防性地刺激细胞学阴性的区域淋巴结是具有争议的,据说能够提高存活时间。在一项研究中,对原发性肿瘤进行细胞减数手术后,对19只有着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犬进行放射治疗(16只为2级肿瘤),其平均无病存活时间为天。
对于局部治疗,选择手术还是放疗,需要检查犬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情况。对于高度级别的患犬,界缘较差的MCTs,可能同时采用手术和放疗作为局部治疗方法;但是不能消除其全身扩散的高风险,扩散会典型地发生于局部治疗的数周至数月内。在开始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对宠主教育、告知其(高度级别的疾病)转移的高风险非常重要。
7.3化学治疗
对于界缘较差的MCTs,或者已经确定发生了转移的病例,局部治疗(手术、放疗)仅能作为姑息的治疗方法。可进行全身的辅助性化疗,来尝试降低疾病波及全身的可能性,并能潜在地延长无病时间。MCTs似乎对化疗的效果极具抵抗性,诸多目前使用的药物有关其效力的报道寥寥,多数疗效的持续时间很短。在犬皮肤型MCTs,已检测出P糖蛋白和多药物抗性相关蛋白。
泼尼松是治疗MCTs的常用药物,但是据报道,其有效率低下。在一项临床实验中,每天口服1mg/kg的泼尼松,结果令人失望。25只犬中,仅有4只有部分效果(PR)。多数疗效仅持续数周。然而,重要的是,在该项实验中,许多患犬的肿瘤是界缘较差的,其疗效与在低级别病例中是有差别的,可能因为类固醇受体的数量不同。作为一种抗炎药,泼尼松能够降低与肥大细胞脱颗粒相关的肿胀和水肿,也能降低并发的炎症,还能帮助稳定胞浆膜,帮助预防进一步的脱颗粒。病灶内使用曲安西龙,每25px的肿瘤直径,使用1mg,按照2周的间隔使用,根据未经证实的报道,能够有效地控制局部肿瘤的体积。皮质醇能够和其他化疗药物合并使用。
使用长春新碱在一项研究中治疗2级和3级的肿瘤,其有效率低下(0CR、3PR),且给药造成的胃肠中毒反应率高;然而使用长春碱,在一些研究中,有着更好的疗效。作为不完全外科切除的辅助治疗,结合使用泼尼松龙和长春碱能够获得57%的1年和2年无病时间。在一项研究中,犬有肉眼可见的肿瘤,总体的有效率为47%,5只犬CR,2只犬PR。罗氮芥是烷基化的亚硝基脲类药物,在一项有19只犬的实验中评估其效果,其中8只(42%)获得了疗效;1只犬在天内CR,7只犬PR,平均持效时间为77天。6只犬(32%)的疾病处于稳定的状态,持续时间为78天。剂量相关的中毒反应为中兴粒细胞减少血症。复合性化疗可提高有效率。支持性用药可能包含:H1和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米索前列醇、硫糖铝、甲氧氯普胺、和抗炎剂量的泼尼松。
7.4多激酶抑制剂
PALLADIA,是一种新型的犬用抗癌药,用于治疗II级和III级皮肤型肥大细胞瘤,它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其靶标是几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在美国,是第一款获准使用的犬抗癌药物。
该片剂具有三个规格:10mg、15mg和50mg。给药的初始剂量为3.25mg/kg,每两天给药一次,每次给药降低0.5mg/kg的剂量,直至剂量降至2.2mg/kg。如果出现了相关的副反应,可能需要停药,并处理相关的副反应。在给药开始的6周内,可能需要每周进行兽医评估,调整给药剂量;然后每6周评估一次。该药可伴随食物给以,或单独给以。不能拆分药片。
7.5关于呕吐的控制
在肥大细胞疾病,至少有两项呕吐的原因:①胃肠炎/溃疡②癌症的化疗(表2)。各种呕吐按照启动的通路,可分成两类:①直接刺激呕吐中枢所引发的呕吐②刺激CRTZ,然后CRTZ启动呕吐中枢所引发的呕吐。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能够治疗经CRTZ的呕吐(该药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而多巴胺受体仅存在于CRTZ中),而Cerenia能够治疗双通路的呕吐(该药是NK1受体拮抗剂,NK1受体存在于CRTZ和呕吐中枢中)。呕吐的治疗,有可能是肥大细胞疾病治疗中的关键因素,因为严重的呕吐能够:①恶化动物的生存质量②强制性地中止化疗。
表2犬呕吐的常见原因
饮食不慎(50%的病例)
胃炎或胃肠炎
犬细小病毒或其他病毒性肠炎
晕动症(汽车或飞机运输)
毒素
胃肠阻塞
重要器官疾病(肝衰或肾衰)
癌症的化疗
全身麻醉,术后呕吐
8.犬猫肥大细胞疾病的预后
尽管每个MCT病例的生物学行为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其预后还是可以通过帕特耐克分级系统得出,同时考虑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疾病所处阶段、肿瘤位置、肿瘤持续时间、一些增生评分系统。在帕特耐克系统中,评分越高,存活时间越短。0级或1级的疾病相对更高级别的疾病,相对有着较好的预后。涉及到内脏和骨髓的疾病有着较差的预后。在一项16只内脏MCT患犬的研究中,平均存活时间为90天,所有犬最终死亡。有着全身症状(胃肠溃疡、呕吐)的犬,和就诊时没有患病症状的犬相比,有着更差的预后,因为这些症状与如下因素相关:高级别的疾病,疾病是侵入性的。
肿瘤发生于肢体的患犬,和肿瘤发生于躯干的患犬相比,可能有着更长的存活时间。如果肿瘤位于会阴、腹股沟、包皮、趾甲下、和非皮肤位置(如口腔和胃肠道),其预后较差,其界缘也通常较差。肿瘤的生长速率是预后的一项考量因素,因为局灶性的、持续存在数月而无转移的肿瘤,可通过彻底的外科切除得以治愈。在外科切除前,肿瘤存在的时间长度和存活时间之间,呈负相关。肿瘤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是一项预后不良的症状。
一些实验室测试,虽然没有被常规性地使用,但至少有四项测试可为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嗜银核仁形成区AgNOR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阳性细胞核和染色体倍性。术后相对常用的测试为AgNOR,该数值越高预后越差。另外,较高的PCNA和Ki-67阳性率,提示预后谨慎。这些测试间接地提示细胞增殖。如果患犬的肿瘤染色体是非整数倍的,则倾向于存活时间更短,疾病级别更高。
9.猫肥大细胞疾病
在猫有三种类型的肥大细胞疾病:①皮肤型②内脏型(全身的、脾脏的)③胃肠道型。尽管与犬相比,较少诊断出猫的肥大细胞疾病,但该病仍是猫四种最为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基底细胞瘤、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占所有皮肤肿瘤病例的12%-20%。在猫,内脏型MCT和淋巴瘤是两种最为常见的脾脏造血肿瘤,MCT是第三常见的肠道肿瘤,排在淋巴瘤和腺癌之后。MCT在中龄以上年龄的猫,是最常诊断出的肿瘤,没有性别倾向,暹罗猫似乎在诸多研究中出镜率较高。
9.1皮肤型
猫的皮肤型的损伤形式如下:单发的或多发的(不连续的)真皮结节、丘疹、斑疹,偶尔呈弥散性肿胀。斑块样的损伤可与嗜酸性肉芽肿复合症相混淆,实际上,一些嗜酸性斑疹含有肥大细胞,后者是其一项炎性因素。与犬不同,猫的皮肤型MCT似乎更为常见地出现于头部、颈部,尽管一些报道没有记录发病位置倾向性。偶尔地,皮肤型损伤可能源自内脏型疾病的转移,所以推荐所有多发性皮肤型病灶的患猫,进行检查,寻找原发的内脏疾病。尚无证据表明,在MCTs的发生和猫白血病病毒FeLV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有证据表明,在多发性皮肤型MCTs和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感染之间,存在相关。
诊断方面,犬和猫的诊断技术是类似的,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是最为有用的手段。一些猫肥大细胞的颗粒细小,即使使用特殊的染色技术(如甲苯胺蓝或瑞氏姬姆萨),也难以辨认。不幸的是,用于犬的组织学分级系统,在猫不能提供有预后价值的信息。转移较为少见,但是如果发生,主要发生在区域淋巴节。一些研究表明,有1//2的猫发生了新的皮肤病灶。MCT的组织学表现各异,在各项报道中,年轻的暹罗猫曝光率较高。这些猫通常具有多发性的病灶,典型地出现于身体的同一区域。肥大细胞的颗粒性差,肿瘤经常被大量的淋巴样物质所浸润。许多这类的肿瘤是小型的,且会自行消退。
需要进行彻底的外科切除来治疗猫皮肤型肥大细胞疾病。总体来说,皮肤型肥大细胞疾病患猫有着较长的存活时间。如果肿瘤没有被完全切除,或者存在全身疾病的证据,需要考虑进行放疗和化疗。因为长春碱和CCNU(罗氮芥)是治疗犬MCTs的活性药物,所以可能也对猫有效。尽管组胺可能是猫肥大细胞疾病中的临床症状一项介质,血清素可能是更为重要的炎性介质。所以对于有着与肥大细胞脱颗粒相关症状的患猫,与苯海拉明相比,赛庚啶可能是更为有效的药物。在猫使用皮质醇,其效力尚不明晰。
9.2内脏型
内脏或全身肥大细胞增多症相对是猫特有的疾病。据报道,这种疾病类型占所有猫肥大细胞疾病的50%,典型地涉及脾、肝、腹部淋巴结;不大常见地,也可涉及纵隔或外周淋巴结。该病发生于老龄猫(平均年龄为10岁),没有品种和性别倾向性,最常发生在家养短毛猫和长毛猫。临床症状有可触及的或可见的腹内肿块,呕吐(有或无出血),体重丢失,厌食,腹部不适,腹水,嗜睡。胃肠症状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大型肿块的占位性,或组胺释放造成了胃溃疡。如果发生了溃疡造成的肠穿孔或脾破裂,则可发生急腹症。实验室异常可能有贫血和肥大细胞血症,50%的患猫可在循环中出现肥大细胞。另外,在体腔的积液中可能发现肥大细胞。肿瘤细胞经常从脾向肝、腹部淋巴结、和骨髓扩散。对这些器官进行细胞学检查,会典型地发现肥大细胞浸润,偶见肿瘤细胞吞噬红细胞相。对扩大的脾进行抽吸,会产生中度的风险,应预先给以抗组胺药物,在抽吸时一定要谨慎避免休克。使用25号的针头,确保充足的细胞采样,最小化出血和脱颗粒的风险。腹部X光片或超声波能够帮助发现扩大的脾、肝、肠系膜淋巴结,可能有助于指导抽吸操作。胸部X光片有助于发现胸膜腔积液,多达1/3的内脏肥大细胞增多症患猫会出现胸膜腔积液。这类猫需要给以支持性的治疗(泼尼松、H1和H2阻断剂、赛庚啶),脾切除,化疗。在多数病例,仅使用支持性治疗的方法,不能改善临床症状。能否获得最长的存活时间,和成功的脾切除相关(即使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的帮助,且存在明显的转移)。脾切除后的平均存活时间为个月,但是一些猫能在脾切除后存活年。术内的风险有过度出血、低血压、和对脾进行操作时候出现的休克。在脾切除前,应给猫使用H1和H2受体阻断剂和赛庚啶,缓和术内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副作用。尽管在猫尚缺乏报道,化疗可能是管理肥大细胞疾病的一项手段。
9.3胃肠型
该类型的肥大细胞疾病较少被报道,主要发生在小肠。临床症状是胃肠道不适相关的:呕吐、腹泻、厌食、体重丢失。有意思的是,未见有溃疡的相关报道,所以患猫出现了呕吐,最可能的原因是阻塞造成的。许多猫在肠道壁有课触及的肿瘤。这类肿瘤多数是单独的,但是也有多发性肿瘤的报道。肠道MCT通常是界缘较差的,可能难以进行确诊,通过细胞学检查尤其如此。这类肿瘤通常是波及全身的,所以外科切除通常不能解决问题。据报道,肿瘤的转移位置有淋巴结、肝、脾、骨髓、和肺。存活时间典型地小于4个月,但是,有少数猫能够长期存活。
文章来源:
《东西部兽医》
硕腾讲堂专栏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治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