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健身减肥的弯路蝌蚪

2024/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转眼就要进入五月了这意味着我们身上的肉肉就要藏不住了一想到这很多人又立刻点燃了健身的热情每天几万步霸占朋友圈第一仰卧起坐、瑜伽、举铁累的满头大汗可上称一看体重丝毫没减所以今天蝌蚪君就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讲述『健身减肥路上的那些“坑”』1运动30分钟才开始消耗脂肪励志要靠锻炼减肥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会听到一种说法:运动必须超过三十分钟才有效果然而正是这句话,让不少人的减肥大计毁于一旦。他们的心路历程通常是这样的:懒癌晚期的我能运动就不错了,居然还要运动30分钟,算了吧.......每天下班回家就已经很晚了,还要吃饭、追剧、玩手机,哪有那么多时间用在运动上?我累死累活的跑了10分钟,你居然告诉我没效果,不跑了!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对的。有研究显示,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虽然不会动员到皮下脂肪,但会消耗血液中游离的脂肪,20分钟后开始动员非游离的脂肪组织。然后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脂肪供能比例增加,到了40分钟的时候,脂肪成为供能的主要物质。但这并不能说明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不消耗脂肪。况且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物质在人体中是会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只要你运动就会消耗脂肪的。而在另一项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找来了一群男人完成了三组全面的健身动作,每组持续时长20秒,包含热身、渐渐停止和休息环节。研究的结果显示参与这项实验的志愿者的身体指标有了一定的改善,并且这种改善的幅度与进行了45分钟较低强度健身的人相同。2每天走一万步就能减肥走路确实能减肥,不过可不是像你每天吃完饭慢慢悠悠地散步那样,要想靠走路减肥,就必须姿势正、速度快、步子大、时间长。姿势:挺胸、收小腹,臀部夹紧,千万不要弓腰驼背。速度:10分钟1公里时间:每天30-60分钟3出汗多,脂肪消耗就多曾经有句鸡汤是这么说的“汗水,是脂肪在哭泣”把这句鸡汤当成坚持运动的动力还行,但要真认为出汗多,就是脂肪消耗得多,那真是想多了。运动会流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运动时肌肉产生的热量增多,人体为了不让体温过高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降温,跟脂肪没多大关系。而且汗的主要成分是水,流汗减下来的体重,其实只是水不是脂肪,补充些水分体重就又回来了。再说了,如果出汗就是在消耗脂肪,那你大夏天吃顿火锅岂不是就能瘦上两斤,吃着肉喝着碳酸饮料就能减肥,美滋滋啊4哪里想瘦练哪里没门,除非动手术吸脂。看看运动员匀称的身材就知道了,要真是锻炼什么部位,那里的肥肉就会减少,那些专精一项的运动员身材该有多畸形。不管你是跑步、游泳还是仰卧起坐,消耗的脂肪都是全身一起消耗。并不是做几天卷腹,转几天呼啦圈,肚子就能下去;跑几天步,垫几天脚尖,小腿就能明显变细。当然,对局部的锻炼并不是全无用处,起码它可以让局部变得更紧绷且富有肌肉的弹性,结合减脂的成果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5每次要练到肌肉酸痛才有效果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院的定义,运动过后24到72小时内你所感受到的酸痛感叫做“迟发性肌肉酸痛”(简称DOMS)。其实运动本身不会带来这种酸痛感,只有当你进行了那些你的身体并不适应的,比如新的运动,或者高强度运动后才会出现。随着几次锻炼后,我们的身体会渐渐适应,不再酸疼,但这并不代表训练效果变差了。肌肉酸痛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这意味着你进步了,你可以“发朋友圈炫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继续这么练下去,因为这样会增加你受到更伤的风险,所以当你感到肌肉酸痛的话就要在未来几天适当减少一些运动量。当然,如果是特别特别疼,疼到你已经生活无法自理或者过了72小时疼痛感没有缓解,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肌肉受到了严重损伤或者是患上了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啥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医院看看了。6瑜伽能减肥瑜伽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能帮助我们放松减压、提高内外在的气质、改善体态......但是,在减肥这方面,瑜伽真的帮不了我们多少。我们都知道减肥是没有捷径的,靠的少吃多运动。然而一堂瑜伽课消耗的热量其实非常少。有研究表明,一个体重为68千克的人练习一小时瑜伽消耗掉卡热量,但是如果他以每小时三公里的速度走一小时(也就是我们平常散步的速度),就可以消耗卡。所以练习瑜伽并不能使一个胖子变成瘦子,只能让一个胖子变成“灵活柔软”的胖子。另外,练习瑜伽还有一个隐患——强行模仿,导致受伤。有些在家练习瑜伽的人,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急于模仿视频中那些高难度的瑜伽动作,结果导致身体出现过度拉伸、关节承受的压力过大等损伤。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作者:蝌蚪君蝌蚪五线谱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bj/996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