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髋关节后外侧入路
2016-10-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图文详解:髋关节后外侧入路
本文为作者网络整理发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导读关节置换时患者可以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但通常选择侧卧位。这个切口和K-L切口相似,只是有限显露髋关节,不显露坐骨神经。股骨的外旋肌群需要修复以减少术后关节脱位的风险。后侧关节囊切开后,髋关节在内旋时脱位。
体位患者侧卧位,用支架支撑放置选择,用棉垫踮起防止局部压迫。整个下肢都要无菌消毒,以便术中移动下肢。
皮肤切口切口标志:
髂后上棘
大转子
股骨干
切口定位:
起自大转子后方向下与股骨干长轴平行(6cm),向上指向掐后上棘(6cm)。
分离深筋膜锐性分离阔筋膜和臀大肌间隙,方向与切口方向一致。
保护坐骨神经向后方牵开臀大肌显露外旋肌群在股骨的止点(部分被脂肪垫掩盖)。坐骨神经可以在伤口深处的后方触及。在不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时可不必显露,但是外科医生应意识到神经的位置,应避免牵拉损伤。
切开外旋肌钝性剥离外旋肌腱,在分离肌腱之前,在肌腱上用粗不可吸收线缝合以备牵拉或修复缝合用。梨状肌,闭孔肌,gemelli。
牵开外旋肌牵开外旋肌,显露关节囊,用宽拉钩保护髋臼,除非准备关节置换。
显露闭合创口手术完成,修复关节囊,外旋肌可以通过股骨干钻孔来缝合,股方肌如果分离,需要单独修复,精确修复关节囊和外旋肌可以减少关节脱位的风险。
觉得不错,请点赞!↓↓↓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