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
2014-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脂肪垫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垫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垫的发病与以下六种因素有关:
肥胖 垫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半数肥胖患者可见有轻度脂肪垫,在重度肥胖症的患者中,脂肪垫的发病率可高达60百分-90百分,可见肥胖患者有明显的脂肪垫好发倾向。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患垫炎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而又缺乏运动所致的肥胖是我国最常见的致脂肪垫的原因之一。
酒精 据对长期嗜酒者垫穿刺活检,75百分-95百分有脂肪浸润。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脂肪垫的发生率间存在量效关系,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垫的发生率增长5-25倍。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体内大量乙醇可以抑制线粒体蛋白的合成,使线粒体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引起垫组织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垫糖原异性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外,乙醇的代谢产物如乙醛对垫组织本身也有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垫组织脂肪变性。
蛋白质-热量不足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如加西卡病是引起脂肪垫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垫内,形成脂肪垫。饥饿时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可致脂肪垫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葡萄糖获取缺乏、生长激素增加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并且垫脂肪变性的程度有赖于饥饿时间的长短。空回肠盘路术及胃分割术后,体内脂肪动员增加也可导致脂肪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