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停用眼霜也没用
2020-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江湖上有一种说法,“用了过分营养的眼霜会导致长脂肪粒”。
脂肪粒长什么样?其实大部分仙女描述的脂肪粒,并不一定长一个样子
它可能是这样的,密密麻麻非常小,很多颗会聚集在一起。
也可能是这样的,只在眼睛下面长一两颗,并不算小,跟小粉刺一样大,但是看起来硬硬的。但是以上这两种形式的脂肪粒,并不会像痘痘一样有明显的成熟期,而是以非常稳定的状态留存在皮肤上,你很难见到它长大,也不会见到它冒出“白头”然而,无论“脂肪粒”长什么样,这个说法都令很多油皮仙女(包括我),用眼霜都感到战战兢兢。所以,脂肪粒真的是因为营养过剩导致的吗?事实上我第一次对脂肪粒产生强烈兴趣,其实并不是我长,而是在ryder脸上,那个时候他刚刚出生还没满月,我发现他的鼻子上出现了一粒粒的小白点,和我们平时长的脂肪粒非常相似。新生蛾ryder新生儿当然是不会涂抹什么非常营养的护肤品的,怎么也会长脂肪粒呢?其实,脂肪粒真正的根源并不来自于外在的营养,而是来自于皮肤本身。首先,在医学上并没有脂肪粒这个名词。我们所说的脂肪粒,是栗丘疹和汗管瘤的统称。更准确的说,最常被认为是脂肪粒的,是形态细小,却容易多发的栗丘疹。新生儿长得也是栗丘疹。由于新生儿的皮肤非常薄,且皮脂腺功能并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分泌的皮脂无法正常的代谢溢出,从而阻塞了皮脂腺,形成栗丘疹。随着发育成长,婴儿的皮脂腺功能逐渐成熟正常,这些小白点也就慢慢消失了。那么对于已经成年的仙女们来说,为什么会长栗丘疹呢?目前被比较广泛认可的理论是这样的:首先,栗丘疹中白色的颗粒,其实是角质细胞蛋白。角质皮肤蛋白是由角质细胞分泌,有规律的稳定的进行新陈代谢,从而维持正常的皮肤状态。然而,当角质细胞蛋白在表皮下堆积,同时被角质覆盖包裹,无法进行代谢排出,就会在皮肤上形成这种白色颗粒。那么为什么会在皮肤上产生堆积呢,这主要和皮肤脆弱区域的细小伤口相关。皮肤表面其实会有很多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小伤口,这些伤口有可能是在你不经意间抓挠的时候留下的(比如落了根头发,觉得瘙痒),还有可能是不注意防晒,皮肤有损伤的状态下出现的。那么角质蛋白作为角质细胞中“骨架”一样的存在,当然会不断的进行分泌,从而填补这些伤口。然鹅!不知道为什么,在分泌填补的过程中,本来非常有规律的角质蛋白生产突然紊乱了,产生了超量的角质蛋白,从而就堆积在了皮肤上,变成了一粒又一粒的栗丘疹。汗管瘤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汗管瘤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生长于汗腺末端,目前的成因并没有非常明了,主要怀疑和内分泌,遗传有关。汗管瘤的体积一般要比粟粒疹大一些,而且质地也更坚硬。汗管瘤多发于眼睛下方,身体的其他区域也会生长。因此,总的来说,不管是粟粒疹还是汗管瘤,脂肪粒本身都和护肤品没什么太大关系。治疗方式了解了形成原因,就能很明确的认识到,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护肤品是可以去掉脂肪粒的,毕竟没有哪个护肤品厉害到能够直接穿越角质层,排出堆积的角质蛋白。因此,唯一可以治疗脂肪粒的也只有皮肤医美项目了。常见的方式,是手针挑破,然后排出脂肪粒,就和我们做针清是一个概念。但是栗丘疹的高发部位皮肤都比较脆弱,同时埋藏的较深,且体积比较细小,因此如果操作者技术有限,那么单纯的针清其实对于周围的皮肤损伤还是比较大的,痛感也会很明显。因此,目前医生会采取光电项目配合进行针清方式,通常会使用CO2点阵激光,能够精准的选择细小粟粒疹进行治疗,先将包覆的在外的角质汽化,从而达到破皮的效果,然后再用针头轻轻挑出脂肪粒。用co2点阵的好处是,减少单纯针清频繁刺伤皮肤从而导致的出血,同时也能减少感染的可能,治疗后会很快的结痂,掉痂后就能恢复。这次我妈妈在去做第二次祛斑维护的时候,皮肤医生就对这些小问题进行了精修。我拍了小视频,大家可以直观的看到脂肪粒被祛除的过程话说脂肪粒其实真的很小,因为不能影响治疗所以我无法靠的太近拍摄,因此几乎都看不太到,但事实上肉眼能很清晰的看到脂肪粒。多说一句,我妈妈的脂肪粒属于栗丘疹,所以需要配合针清。如果是长了汗管瘤的仙女,就不需要用到这一步了,需要直接由CO2点阵激光进行整体的破坏和祛除。总结一下,脂肪粒的祛除并不麻烦,结痂很小,一周左右就能够恢复,因此基本算是非常成熟的项目。医院的收费也并不高,即使是吃土少女学生党,只有没有长到非常多,只是想对皮肤的瑕疵进行精修的话,也完全负担的起。最后的碎碎念因为去晒斑和治疗痘坑,我已经一周快没洗脸了,结痂掉痂的过程总是格外令人喜悦,等我再恢复恢复,准备把痘坑的治疗方案以及经历做一个更新。痘坑仙女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goodluck??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