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足后跟痛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因跟骨骨刺引起。 中医认为病因有:肝肾亏损,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强健,关节活动自如;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面开始,斜走足心,沿足跟部上行,其主干入肺部,其支脉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因此,足跟部与肾经相关,人到中年,肾精始亏,肝血欠盈,肝肾精血不足,致筋骨失养,久而久之,易致足跟痛。感受外邪,久居湿地,常涉水湿,寒邪入侵,风寒湿邪侵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致卫阳不固,经气不利,导致足跟痛。因此足部保温十分重要。慢性劳损,常年从事久立工作,损伤元气,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从而使骨骼营养障碍,跟骨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跌、挫伤,由于暴力外伤,跟部或跟部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瘀滞不通而引起跟部疼痛。足跟痛包括跖筋膜炎、跖骨融合、跟下脂肪垫不全和跟管综合征等。是由于长途步行,使跖腱膜、趾短腱等在跟骨结节附着部位反复牵拉,发生无菌性炎。原有扁平足者则更易劳损。炎症久而久之逐渐纤维化、钙化而形成跟骨骨刺。后跟和中足关节先天性纤维连结时,在上述刺激长期牵扯下,容易发生关节炎症。由于这些关节炎的存在,可发生足跟痛。自我防护康复:1)热敷:热水浴足是一种简单且易行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反应,减轻足部的疼痛。

2)足部加垫:可以采取的方法有:①开窗法:即在较厚的(海绵或毡子塑料泡沫均可)鞋垫与跟骨痛相应部位剪成空洞,大小随疼痛范围而定。②垫高法:在足下痛点相应部位用绵花或旧布、毛巾等垫高鞋垫5~10mm,对跟下滑囊炎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炎症扩散。

3)研磨法:脚踩圆球形(玻璃或钢铁,木材,胶制均可)直径2~3cm。踩在跟痛点(脱鞋踩)流动研磨,每天2次,每次10min。

4)滚动法:将圆木棒或铁棒踏在脚跟下,在地上前后流动,可以按摩全足部软组织,对?腱膜炎、跟下囊炎和脂肪垫炎都很有效。每日1~2次,每次10min。

5)中草药调养,注重养肝护肾,培育肾阳。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强健。

有人用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yf/985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