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在日本和美国的临床应用差异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昆医附二院骨科关节与运动医学门诊:每周三、四下午(关节组组长:张俊博士);每周二、三上午(赵道洪博士)
年“骨关节炎及相关疾病诊疗进展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成都、福州、太原、天津、北京、西安、杭州、广州等地圆满收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松本秀男教授和美国Dasa教授分别介绍了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学术进展,结合玻璃酸钠已成为我国治疗早中期骨关节炎的重要药物,而美国AAOS指南近年又推出对玻璃酸钠的负面评价,日本和美国的临床应用情况成为本轮学术交流的热点。
日本:普遍应用于轻中度骨关节炎
松本秀男教授介绍了日本骨关节炎的治疗状况:
关节镜下清理术、截骨矫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等增长迅速,而综合的保守治疗,对于轻重度的骨关节炎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合理的运动、减重、支具等方法应用普遍,口服的NSAIDs类药物和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药物的不良反应得到充分重视,而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疗效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且已有27年临床应用经验,至今且没有严重副作用报告。除膝骨关节炎和肩关节炎外,还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髌骨肌腱炎、鹅足炎、膑下脂肪垫炎、髂胫束炎等适应症。
玻璃酸钠原为软骨细胞及滑膜细胞所正常分泌,除缓解关节的摩擦和机械应力外,能够抑制IL-6、MMPs、PEG2、TNF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并能渗透至滑膜,能减轻滑膜、软骨遭受炎症反应的破坏,进而改善软骨代谢和促进修复。临床可见疼痛的持续缓解和关节僵硬度的改善,部分文献报道可减少病人对NSAIDs类药物的摄入,延缓需要关节置换的时间。日本关于玻璃酸钠的学术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且被本国指南所推荐(证据等级B):“与皮质类固醇IA注射相比,起效较慢但具有缓解症状、作用持久的特点”。
美国情况:人工关节置换早期化、年轻化
Dasa教授则介绍了美国骨关节炎治疗状况及玻璃酸钠的地位:
美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成为主流的治疗方式,年达到27万例,并且预期在年这一数字还将翻翻。其中45-64岁的患者占据了40%。
而在药物方面,NSAIDs类药物同样面临临床谨慎选择的情况,据统计,全面每年死于NSAIDs类药物导致问题的病例数,甚至超过宫颈癌死亡例数的4倍,而每花费1美元的NSAIDs类药物,需要额外花费0.66-1.25美元用于其产生问题的解决。对于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等药物,Dasa教授同样认为评价不一并具有显著的安慰剂效应(可高达40%)。类固醇药物在关节腔的注射,由于其潜在的软骨毒性和对肌腱滑膜的不良影响,通常年使用次数较少,但在人工关节置换前短期使用被认为是安全的。
玻璃酸钠对疼痛和炎症的控制、以及其软骨保护作用在美国同样得到认可,并且近年有专门针对美国上市的玻璃酸钠的Meta分析证实,在公开文献上发表了超过20篇前瞻性临床研究。虽然玻璃酸钠在美国作为医疗器械使用,但同样获得医疗保险支付。
中国专家:结合本土临床特点和循证证据
参加交流的刘玉杰、严世贵、姚建峰等中国专家一致认为:临床中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会导致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发生偏差,不能机械地照搬单一指南,而应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患者意愿和医师经验使用。
已有的中华医学会骨科、风湿科关于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均对玻璃酸钠进行了推荐。目前我国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正在进行更新,势必结合中国的循证医学、疾病及患者状况、临床特点,推出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意见。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引起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