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拉伤剧痛吃药也没用2营养延展运动松
2024/1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以为小拉伤却剧痛、吃药也没用!今天来给大家分享2营养+延展运动松解筋膜缓疼痛!
门诊中各种拉伤、抽筋和反覆疼痛的病人也来到新的一波高峰。许多人不以为意,以为只是小拉伤,却意外发现患处疼痛绵延不绝,而且按压疼痛强烈,而且往往伴随工作用电脑、躺沙发追剧等更加恶化,止痛药反复使用却也不见起色,最终只好来中医门诊求诊。
这种常见局部却慢性却痛起来要人命的症状,称之为肌筋膜症候群。这种症状触诊起来有明显紧绷的肌束,还有激痛点的特徵,像是按压起来会引发强烈疼痛外,也可能会引发转移痛痛或酸胀、麻木等其他症状。这种症候群容易因为肌肉长时间固定不动,或天冷潮湿容易加重症状。目前西医治疗上大多使用药物或物理治疗和伸展,除非状况不佳才会搭配注射疗法。
而这个疾病和另一种全身慢性肌肉疼痛病容易被混淆,就是人称“公主病”的纤维肌痛症,好发于30-50岁的女生朋友,也有不少名人罹患此病,像是曾因此病暂别乐坛的女神卡卡。而纤维肌痛症的特徵是全身多部位持续性疼痛,超过11个以上的压痛点就有很大机会确诊,可能落在肌肉、关节、脂肪垫或滑囊等等多种部位,而且不会有转移痛的现象。这种患者往往伴有疲劳和睡眠障碍、肠胃症状等複合性症状,治疗上需要整合性治疗,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伸展运动外,也要搭配认知治疗等解决整体复合性症状才比较容易有进展。
以上两种症状状况的成因至今都不清楚,但从中医的角度思考,《黄帝内经》中“久坐伤肉”,和西医看待紧绷的肌束成因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当肌肉长时间固定不动作或过度疲劳的情况,肌肉在这些情况下比较容易处于收缩紧绷的状态,也特别容易有紧绷的肌束。
因此,在中医的治疗上,临床上往往会建议针药并行,用药处理常常会以调和营卫、解肌祛风的桂枝汤为主要架构,可以温通经络又促进血液循环,针对疲劳过度的患者可以搭配黄耆增加补气推动的力量,并且依肌筋膜疼痛的部位视情况加入不同的引经药,像是肩颈部位可以加入葛根、羌活等等。针灸的话,除了使用针上灸的方法外,这种慢性疼痛也倾向体针搭配头皮针治疗,透过头皮针调整神经肌肉控制的部分,局部松解肌痛点引发得气的效果处理紧绷的肌束,另外也会搭配细针引导筋膜,调整失衡已久的筋膜张力。
平时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不动,可以设置番茄钟提醒自己,并且尽可能让周遭的环境帮助自己可以维持好的姿势,像是适当的桌子、椅子高度,让自己能够毫不费力的维持好姿势。一旦紧绷不舒服就要尽快求诊,并搭配正确适当的拉筋伸展或复健运动,以免越伸展越不舒服,拖久了治疗起来也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修复。
而饮食上也要均衡,在有些情况下,当患者缺乏B12和叶酸时,会影响红血球的生成,肌肉的能量代谢也会受到影响,也会和肌筋膜症候群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相关,适当的补充也能有所帮助。
延展颈椎运动(一组5-8次,一次8-10秒)
眼睛平视前方
想像一根线吊着头顶百会穴维持中心点,向上拉提颈椎
在百会穴拉提颈椎的情况下,缓缓做出类似低头的动作令下巴微微后缩,舌顶上颚,维持8-10秒,正常呼吸。
练习时双手可以轻轻放在后脑风池、风府处,注意肌肉有没有被拉展的感觉,还有前颈肌肉是否错误过度用力)
注意动作的原则要轻柔平缓,不要追求疼痛,重点是能不能感知道肌肉的伸展和做对动作,可以在工作休息时练习,减少不适感并增进肌力。
1.希望本文对您对疼痛问题有所启发,并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疼痛。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可百度搜索:徐孟医生或者徐孟医生疼痛工作室,看第一条,请随时向我们咨询。祝您身体健康,远离疼痛的困扰!
#人类健康行为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