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专家答疑产后全身各种酸痛巧预防
2016-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纪向虹在线答疑。
产后手脚疼痛的预防措施注意充分的休息,不宜做过多的家务劳动,特别要注意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夫妻两人应相互配合,避免由产妇一个人一手托头一手洗。洗尿布时一定要用温水,避免寒冷的刺激。
在休养的同时应适当下床活动。特别是坐月子后期,要经常下地走动,这样不仅能防止脚跟脂肪垫退化,避免产后脚痛的发生,而且能防止产妇体重过分增加,还可调节神经功能,对改善睡眠和增进食欲十分有利。
如果不慎患上产后手脚痛,可以进行热敷和按摩。热敷用热毛巾即可,如能加上一些补气养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中草药,则效果更佳。若采用按摩手法,一般是在痛点处先轻压后重压,压0秒,放开15秒,交替进行,注意按压时不要揉捏,否则会使疼痛加重。
产后颈背酸痛的预防措施一些产妇在给小孩喂奶后,常感到颈背有些酸痛,随着喂奶时间的延长,症状愈加明显,称为哺乳性颈背酸痛症。这主要是因为产妇不正确的哺乳姿势造成的。
一般乳母在给小孩喂奶时,都喜欢低头看着小孩吃奶,由于每次喂奶的时间较长,且每天数次,长期如此,就容易使颈背部的肌肉紧张而疲劳,产生酸痛不适感。
此外,为了夜间能照顾好小儿,或为哺乳时方便,产妇习惯用一个固定的姿势睡觉,会造成颈椎侧弯,引起单侧的颈背肌肉紧张,导致颈背酸痛。
一些乳母由于乳头内陷,婴儿吸吮乳汁时常常含不稳乳头,这就迫使母亲要低头照看和随时调整婴儿的头部,加之哺乳时间比较长,容易使颈背部肌肉出现劳损,从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此外,如果产妇原本患有某些疾病,如颈椎病等,也会加剧神经受压的程度,导致颈背酸痛,以及肩、臂、手指的酸胀麻木,甚至还会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
另外,颈背酸痛也与女性生理因素与职业因素有关。由于女性颈部的肌肉、韧带张力与男性相比显得相对较弱,尤其是那些在产前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的女性,如会计师、打字员、编辑、裁缝等,如果营养不足,休息不佳,加上平时身体素质较差,在哺乳时就更容易引起颈、背、肩的肌肉、韧带、结缔组织劳损,从而引发疼痛或酸胀不适。在明白颈背酸痛的原因后,即可找出预防此病的措施。
产后颈背酸痛的预防措施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哺乳姿势和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哺乳。在给小孩喂奶的过程中,可以间断性地做头往后仰、颈向左右转动的动作。
夜间不要习惯于单侧睡觉,以减少颈背肌肉、韧带的紧张与疲劳,平时注意锻炼和活动。要防止乳头内陷、颈椎病等疾患,消除诱因。
注意颈背部的保暖,夏天避免电风扇直接吹头颈部。
要加强营养,必要时可进行自我按摩,以改善颈背部血液循环。
产后腰腿痛的预防措施很多产妇产后会觉得腰腿疼痛,这是因为耻骨联合分离、骶髂韧带劳损或骶骼关节损伤所致。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骨盆的各种韧带会受到损伤,如果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确或者腰骶部受寒等,再加上产后过早劳动和负重,都会增加骶髂关节的损伤机会,引起关节囊周围组织粘连,影响了骶髂关节的正常运动,或者当骨盆某个关节有异常病变,均可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骶髂关节错位,从而产生疼痛。
此外,当韧带尚未恢复时,若受到较强的外力作用,如负重下蹲、起坐过猛、过早进行剧烈运动等,均易发生耻骨联合分离,从而产生疼痛。如果产后休息不当,过早长久站立和端坐,就会使产妇松弛的骶髂韧带无法恢复,从而造成劳损。
另外,产后起居不慎,腰部受损,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如隐性椎弓裂、骶椎裂、腰椎骶化等,都会诱发腰腿痛。产后腰腿痛以腰、臀和腰骶部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一侧腿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肢内侧或外侧,可伴有双下肢沉重、酸软等症状。产后腰腿疼痛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不要过早长久站立和端坐,更不要负重,注意避风寒,慎起居,每天坚持做产后操。
医师指导
一般来说,产后腰腿疼痛经过几个月,甚至1年左右,疼痛会自然缓解。如果长期不愈,可采用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同时服用消炎止痛药,既可减轻疼痛,又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
——更多备孕养胎孕产权威内容请看青版超级畅销书《妊娠分娩育儿》第六版。
由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纪向虹精心修订,《妊娠分娩育儿》第六版隆重推出,增加和修改内容达80%!是经过20万爸爸妈妈的检验,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特点的孕育宝典。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曾为自己的儿媳买过这本书,称赞本书的内容很全很细,对全家人的帮助很大,并为本书题词“一切为了孩子”。
《妊娠分娩育儿》第六版新增内容关键词:(新增内容比第五版更加细致全面)
备孕调理保养卵巢二胎优生胎儿每周发育状况
生化妊娠预防胎停养胎保胎孕期瑜伽无创DNA产检
助产过程急产应对月子休养产后恢复哺乳指导
婴儿湿疹幼儿急疹轮状病毒手足口病久咳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