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关节如何保养
2021-12-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如今的50岁以上老人,基本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或在小区锻炼身体,爬山、踢毽子、打太极拳、跳舞等。然而,时间久了膝盖就会疼。因为老年人膝关节软骨逐渐老化,不注意保护膝关节,长期让其负重,就会加重膝关节软骨磨损。所以,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膝关节,有些运动或动作要尽量避免。
能否爬山、爬楼梯?
答:尽量避免爬山爬楼梯
对于中老年人,他们喜欢早睡早起,早晨去锻炼身体,有一部分老年人尤其钟意爬山。但是老年人的骨关节本身就存在退化,关节软骨逐渐变薄,如果还进行爬山这样的运动,其膝关节的软骨就会越发磨损的厉害。
爬山的时候,地面不平,有一定的坡度,行走时对髌骨和股骨压力较大,并且反复摩擦劳损容易造成膝关节滑膜损伤、脂肪垫充血等。尤其是在下山时,全身的重量轮替加在一侧膝关节上,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正常站立时的数倍,更容易导致膝关节受损。
能否跑步?
答:可以,但不推荐。建议在塑胶跑道慢跑。
跑步是最简单又经济的运动方式,既是有氧运动,还能锻炼心肺功能。然而这个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是很适合。跑步给膝关节带来的反复冲击(髌骨与股骨反复碰撞)导致膝关节劳损就是引发“跑步膝”的重要原因。
简单一点说,膝关节除了要承担体重的重压,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因此跑步所引起的膝关节损伤多为慢性过度使用损伤,这种损伤就以跑步膝最为常见了。
另一方面,因为老人家对运动保护知识不了解,再加上不注意跑步前的热身运动,膝盖也就劳损得快一些。
能否蹲厕所、坐小板凳?
答:尽量避免
很多老年人在家喜欢坐一个小板凳择菜,在外面休闲时,也习惯带着个小板凳,在树荫下常见老年人坐着小板凳跟人打牌。坐小板凳时,膝关节屈曲的度数很大,股骨与胫骨之间的接触面变小,因而关节承受的压强就越大,因而膝关节的软骨就特别容易受到磨损。
另外,老年人上厕所,尤其是蹲厕做下蹲的动作时候,膝关节承受的负重比站立时大1.5倍。因为深蹲时垂直向下看,膝关节超过脚尖,这必然造成膝关节角增大,使后交叉韧带和髌骨受力增加。所以,老年人上厕所,最好选择马桶,这样膝关节就不会受到压力了。坐凳子的时候,也最好选择跟膝盖一般高的椅子坐,不让膝盖有屈曲的状态。
能否打太极拳?
答:可以,但其中几个半蹲位动作尽量避免。
在公园里,老年人打太极拳是比较常见的运动项目。不过,太极拳的某一些动作对老年人也不是很好。这是因为打太极拳时,很多时候身体重心要降低,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的静力性支撑,如果长时间过量单一锻炼,髌骨关节面就会受到经常的磨擦、挤压、冲撞等,这些都会加速髌骨软骨的退变,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引起关节疼痛。
张民主任建议:
01
减轻体重
尽可能维持标准体重。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要预防膝盖痛,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
别以为增加3公斤没什么,外表也看不出来,实际上每走一步就增加6公斤,上下楼梯则是增加12公斤。
02
少做长期蹲跪的动作
尽量别蹲着做家事或跪着擦地板,至于深受许多人喜爱的太极拳。
建议年纪大或膝盖以不舒服的人,不要勉强自己蹲太低,站着打高位太极拳就好。
03
多训练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像是大腿前侧的四头肌,大腿后侧的二头肌,增强这些肌群,可增加膝盖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
平常可以多做抬腿的动作,或是室内脚踏车,都可以训练到这些肌肉。
04
运动中感到不适,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
疼痛其实就是最好的信号,告诉我们要休息、减缓速度或改变运动项目。
05
要有足够的休息
足够休息对保护膝关节也很重要,因为疲累的肌肉无法让膝盖稳定。
06
了解自己的极限,尽力而为
关节要省省的用,不要折磨它或想训练它,特别是年纪大了更要爱惜。
因为运动伤害通常是超过能力负荷所造成的伤害,例如:40岁的人不能再把自己当20岁用,因为身体的机能都慢慢在退化,勉强的结果就是很容易受伤。
07
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时间与量
比如说,如果想开始走路运动,可以从每天10分钟开始,习惯后再慢慢增加5分钟、10分钟…,一直到30分钟,这是最能让自己习惯且安全的作法。
08
走路、游泳、室内脚踏车是保护膝盖比较好的运动处方。
相较于慢跑,走路对膝盖的压力较小。
游泳及水中运动,因为水的阻力,对膝盖关节没有任何负担。至于室内脚踏车,既能训练肌肉的力量又不伤膝。
因为它不但可以很激烈,对关节的冲击也较少。但是还是要注意调整高度,坐下来向前踩踏版时,脚尖能碰触地面为宜,避免膝盖活动角度太大,反而磨损膝盖。
09
退化性关节的人该不该动?
规律的运动能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进而减少关节的磨损,降低退化性关节炎的发生。
退化性关节炎的病人如果还能走就走,但要循序渐进。
例如走10分钟休息5分钟,不要勉强。如果还能爬山,走斜坡会比走阶梯好。
下坡或下阶梯比上山辛苦,可尽量坐车下山。运动前做做准备活动,热热身。
10
该不该使用护膝?
如果需要,一般人在从事激烈或长时间运动时穿戴护膝保护膝盖。
但不需要选特别昂贵或功能特别强的护膝,因为愈强的护膝,保护支持效果愈好,但影响的活动范围也愈大,而且用久了会减少锻炼肌肉的机会。
此外,护膝也不需要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用,而是间歇性使用。
例如,一开始爬山的前30分钟不要戴护膝,戴上之后每30分钟要拿下来休息几分钟。
或是当膝盖不舒服时穿上,状况好时拿下,不要一直依赖护膝,才有机会训练肌肉。
11
穿鞋类型
至于脚底的鞋子,也要因事、因地制宜。
健走时要穿运动鞋或慢跑鞋,慢跑鞋的底部能太软,最好有个船底的弧形,能让脚顺利完成一个圆弧的动作。
爬山时要选抓地力强、厚底的鞋子。
打球要注意鞋子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抓地力是否够稳。如此一来,能减少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
如果您在生活中出现了膝盖痛、酸胀、下楼时腿疼、天气变化时关节不舒服等症状,应引起重视,这些都是关节疾病初期的信号,应及时就诊。
张民主任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长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