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颈部脂肪分区结构的解剖研究
2020-7-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对面颈部脂肪分区解剖结构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助于找到精确、有效、安全、可重复地进行结构性脂肪移植的方法。
面颈部脂肪分区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
颊脂肪分区由内侧、中间、外侧颞颊3个独立的脂肪分区组成。
鼻唇沟脂肪分区鼻唇沟脂肪分区位于中部颊脂肪分区前方,与下颊脂肪分区重叠。
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其为深部脂肪分区,外界为颧大肌和颊脂肪垫,内界为鼻基底周围的梨形韧带,上界是眼轮匝肌韧带,下界是口轮匝肌下脂肪室;浅面是表浅内侧、中部颊脂肪分区,深部是上颌骨骨膜。环绕着提口角肌,主要血供来源于眶下血管,面横动脉和内眦动脉分出小的分支营养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眶下动脉断裂或者栓塞,会阻断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主干血供,可能引起前颊凸起降低或消失。
下颊脂肪分区是一个独立的脂肪分区。与降口角肌相接,内侧界为降唇肌,下界是颈阔肌融合成的膜。在下颌限制韧带区域降唇肌和颈阔肌交汇,断成扫描可以清晰区分鼻唇沟脂肪分区和下颊脂肪。下颌纤维间隔起自下颌骨缘,止于皮肤,分隔下颊脂肪室和颈部脂肪室。下颊脂肪分区在下颌骨边缘上方分为下颊上脂肪分区和下颊下脂肪分区,二者相互独立。下颊上脂肪分区为鼻唇沟的最下界,毗邻鼻唇沟脂肪分区,向前延续到口角,后方毗邻颧骨凹陷上的脂肪分区和下颊下脂肪分区。
额颞部脂肪分区由3部分组成:中央额部脂肪分区、颞中部脂肪分区、外侧颞颊脂肪分区。中央额部脂肪分区位于额部中央,与两侧颞中部脂肪分区均接触,下界为鼻背。颞中部脂肪分区位于额中间脂肪分区的外侧,外侧界为颞上部间隔,下界为眼轮匝肌限制韧带,与颞中部间隔相近。外侧颞颊脂肪分区,从额部延续至颈部区域,是最大的颊部脂肪分区,同时也是第3个额部脂肪分区。
眶周脂肪分区,眶周有3个皮下脂肪分区:上眶脂肪分区、下眶脂肪分区、外侧眶周脂肪分区。上眶脂肪分区由眼轮匝肌限制韧带界定,且走行于上眶部。眼轮匝肌限制韧带沿着上眶部和下眶部走行,最后在内眦角和外眦角处融合。
眼轮匝肌下脂肪分区是位于下睑眼轮匝肌下的眶周脂肪。内侧眼轮匝肌下脂肪分区沿眶缘从内眦延续到外眦,毗邻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进而维持上颌与眶缘的延续性。外侧眼轮匝肌下脂肪分区位于外侧眶缘,起自外眦,止于颞脂肪垫。泪沟为下界。内侧眼轮匝肌下脂肪分区位于外侧眼轮匝肌下脂肪分区和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之间,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位于眼周深部脂肪分区的最内侧。
口轮匝肌下脂肪分区,组织学分析发现,口轮匝肌下脂肪的前界是红唇和黏膜的交界线,外界是颧肌。扩容红唇下脂肪室能够重新界定唇红缘,重建饱满、凸起、外翻的唇部形态,重现年轻的唇外观,且改善口周皱纹。
颏下脂肪分区位于下颌骨下方,来自颏下动脉的穿支界定了其前外侧界。
颈阔肌下脂肪分区,对新鲜尸体的冠状面断层扫描显示,颈阔肌下脂肪由中间、内侧、外侧颈阔肌下脂肪分区组成。皆位于口底,下颌舌骨肌上方,颈阔肌及其筋膜下方。
面部脂肪分区与面颈部沟槽形成的关系
⑴鼻唇沟:其周围有3个脂肪层,浅表层包括鼻唇沟脂肪分区和下颊上脂肪分区,后者位于前者的下方。中层为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的内侧部分,位于提上唇肌和提上唇鼻翼肌的下面。深层的脂肪室位于骨膜和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的内侧部分之间。中层及深层脂肪分区的内侧缘都超过鼻唇沟脂肪分区,且位于鼻唇沟的下面。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的容量萎缩是形成鼻唇沟皱褶的决定性因素。
⑵唇颌槽:又称木偶纹,起自口角,沿着降唇肌的内缘,止于下颌骨韧带。唇颌槽区域只有一层脂肪,其位于唇颌脂肪分区和下颊脂肪分区之间,降口角肌的内侧缘走行在唇颌槽内。尸体解剖证实,唇颌槽明显的尸体较唇颌槽不明显的尸体的唇颌脂肪室要薄。
⑶眉间纹:这个区域只有一层脂肪组织。眉间纹的浅面为中央额部脂肪分区,但眉间纹与这个脂肪分区的间隔无解剖学关系。
⑷泪沟:又称鼻颧沟、前颊褶。泪沟位于鼻唇沟脂肪分区的头侧、眶下脂肪分区中下侧之间。其向外侧延续为中颊脂肪分区和眶下脂肪分区之间的眶颊沟。深度上,泪沟位于鼻唇沟脂肪分区和内颊脂肪分区的深面,低于眶缘,毗邻眼轮匝肌下脂肪分区。
扩充中央额部脂肪分区有助于改善眉间纹,应用肉毒毒素也能通过抑制皱眉肌和降眉间肌的收缩改善眉间纹。为了改善鼻唇沟,首先应该填充深部脂肪分区,其次是进行面部提升。鼻唇沟、泪沟、木偶纹是两个或多个脂肪分区的间隔的交界,此时的解决方法只能是容量扩充,以限定结缔组织间隔对其皮肤插入点的影响。由于泪沟区域的深部和表浅的脂肪分区都被骨皮韧带分隔,因此,改善泪沟的方法可能依赖于释放眼轮匝肌限制韧带。
老化过程中面颈部脂肪分区的改变
在老化过程中,浅表脂肪分区,如鼻唇沟脂肪分区的脂肪细胞肥大,而深部脂肪分区,如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脂肪细胞萎缩,并且受性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在老化过程中,脂肪分区向下方迁移,出现眼轮匝肌下缘新月形凹陷、鼻颧皱褶加深。脂肪分区向下迁移不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而是颊脂垫的颊外延部容量萎缩的结果。颊脂垫的颊外延部的萎缩导致内颊脂肪分区和中颊脂肪分区失去支撑,加重了这些脂肪分区的下移。面中部脂肪分区老化的另一个理论是脂肪分区容量向下方转移。此发现提示,应用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年轻化时,应降低脂肪分区下部容量,增加脂肪分区头侧容量。鼻唇沟脂肪分区、内侧颊脂肪分区头侧容量降低将加重泪沟、鼻唇沟、眶颧沟,然而扩容鼻唇沟脂肪分区下部,会导致更明显的鼻唇沟和下颊赘肉。扩容深部内侧颊脂肪分区和鼻旁深部脂肪分区,即三角脂肪分区,能够达到改善甚至消除鼻唇沟的效果。
了解面颈部所有组织在面部老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面颈部年轻化的研究重点。对于面颈部浅层和深层脂肪分区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及老化过程中变化的深入研究,是找到面部年轻化最有效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将会指导面颈部结构性脂肪移植技术的精确、有效、安全、可重复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