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宝典一定要知道的婴儿口腔护理问题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2.html
一定要知道的婴儿口腔护理问题
如何做婴儿口腔护理
做口腔护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让婴儿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小儿的颌下、耳前,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水流至耳道;同时准备好消毒过的筷子、棉签、淡盐水和温开水,护理者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
护理时,先用医用消毒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小儿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张口不合作的小儿,爸妈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小儿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
口腔护理后,用小毛巾把小儿嘴角擦干净。口唇有干裂的可涂消毒过的干净植物油;口腔溃疡者可涂碘甘油;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或根据需要遵医嘱涂其他药物。
婴儿口腔清洁护理须知
(1)口腔护理应在空腹时进行,防止引起呕吐。另外,家长如果觉得有难度,也不勉强做,但应每天检查口腔。要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如发现吃奶痛苦地时边哭边吃,应检查口腔中有无白色膜状物(鹅口疮)、溃疡等。
(2)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催促宝宝吸吮,这样频繁操作,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3)严格保持奶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温开水清洗乳头,擦试乳头的专用毛巾要先用开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每次均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煮沸消毒后再使用。
(4)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引起口腔溃疡。
婴儿口腔有自净能力
新生宝宝的口腔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后口腔黏膜上残留一些乳汁,也可通过唾液达到冲洗的作用。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妈妈最好再给宝宝喝少量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滞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
婴儿口腔护理误区
1、婴儿口腔护理误区1:画蛇添足
很多妈妈会用新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专家指导: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细菌、霉菌随着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称“雪口”,霉菌在受损的黏膜上繁殖生长,出现一片片的白斑,又称为“鹅口疮”。
正确做法:宝宝睡醒后,先让TA喝些温开水,起到滋润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2、婴儿口腔护理误区2:自找麻烦
细心的妈妈,经常会观察宝宝的口腔,生怕有异常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很多新手妈妈并不知道,口腔中的“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听从别人的经验之谈,用尽各种方法去除异常情况,结果反而给宝宝增添了痛苦。
Q:什么是马牙?
A:“马牙”是齿龈的上皮细胞脱落不完全而形成的,看上去就像刚刚萌出的小牙齿,对宝宝没有什么任何影响,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Q:什么是螳螂嘴?
A:宝宝哭的时候,常常会看见他嘴巴两边的颊黏膜处有明显的鼓起,如糖丸大小,其实是两块脂肪垫,宝宝吸吮乳汁时就是靠脂肪垫的吸力造成负压,使奶汁流出,它有利于宝宝的生理需求,妈妈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等宝宝长大一点,自然会消失。
新生儿口腔护理的要点
1.新生儿口腔护理的要点之勤喂温开水
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的,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2.新生儿口腔护理的要点之母乳的妈妈要严格保持乳头的卫生,喂奶粉的也要保证奶具的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温开水清洗乳头,擦拭乳头的专用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如果大人脸上长疖肿、化妆,更不要贴近宝宝皮肤。
3.新生儿口腔护理的要点之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父母也为了安抚宝宝,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