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宝典丨玻尿酸注射隆鼻手术方法
2021-1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在亚洲特别是在韩国,用玻尿酸隆鼻的人占很大一部分。因为注射时间短,可以忽略恢复期,注射难度也不大。与此同时,鼻部是出现注射型坏死(InjeceionNecross)并发症最多的部位。这是因为医师缺乏解剖知识而出现的并发症。
一、头颈部的关键测量点和理想比例有魅力的容貌都有某些共性的比例和关系。要为注射玻尿酸隆鼻的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订最好的治疗计划,必须对这些比例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关键测量点(表53-1)的比例数据(图53-1~图53-4)是由很多整形外科医师和画家从长时间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医学中人体测量的面部比例(AnthropometricFacialProportionsinMedicine)》(CharlesCThomasPub:Ltd,)和《美容整形外科学》(君子出版社,)中的头面部关键测量点为基础而进行论述的。
图53-1:正面部关键测量点关键测量点的缩写解析参考表53-1
图53-2:正面部理想比例关键测量点的缩写解析参考表53-1
图53-3:侧面部关键测量点和理想比例关键测量点的缩写解析参考表53-1
图53-4:侧面部理想的面部轮廓(FacialProfil)频前点(pogonion,Pg),鼻中隔下点(subnasale,sn)
二、鼻部分析鼻根的起始点为眉间鼻根中位法[GlabellaNasionMedian(=Selion)],有3种学说。一般选骨性鼻根(BonyNasion)前方的软组织鼻根(SoftTissueNasion)和中间点(Median),中间点(Median)不会受手术影响而改变位置,而且容易找到,故常选用这个点为鼻根。有一些整形外科书中把中间点(Median)和鼻根点(Nasion)混淆了。
1.组织学分析
鼻子的皮肤在鼻额沟(NasofroufalGrouve)处最厚约1.25mm,鼻骨(Nasalbone)和上外侧软骨(UpperLateralCartilage)的交界鼻背点(Rhinion)处最薄约0.6mm。鼻背点(Rhinion)以下到鼻尖的部位,皮肤较厚,皮脂腺丰富,纤维脂肪层(FibroFattyLayer)更紧密。皮下脂肪到骨/软骨之间分4个层次:表浅脂肪层(SuperficialFattyLayer),纤维肌层(Fibronuscufar),深部脂肪层(LayerDeepFatyLayer),骨膜-软骨膜(Periosteum-perichoudrium)。其中纤维肌层(FibromuscufarLayer)可以看作鼻部的SMAS与面部SMAS的相连处。
2.三个重要的角度
鼻子的外形有3个重要的角度:
(1)鼻额角(Masofrontal):眉间鼻根线(Glabella-masionLine)和前鼻孔线(MasionpronasaleLine)之间的角度。西方人的标准为°~°;东亚人的标准为女°,男°(图53-5、图53-6)。
(2)鼻面角(MasofacialAngle):鼻根前线(Masion-pronsaleLine)和鼻根须前线(Masion-pogonionLine)之间的角度。一般为30°~40°,标准为35°左右,也有文献报道,男36°,女34°。
图53-5:理想的鼻外形NFA35°(男36°,女34°),NLA东亚人标准:男90°,女95°。法兰克福水平面(Frankforthorizontalplane,F),垂直面部线(Verticalfacialline,V),鼻梁点(sellon,s),眶下缘最低点(orbitale,or),耳屏(tragus,tr),鼻中隔下点(subnasale,sn),口点(stomion,sto),鼻面角(NasofacialAngle,NFA),鼻唇角(NasolabialAngle,NLA)
图53-6鼻(外鼻)解剖结构
(3)鼻唇角(MasolabialAngle):鼻小柱(Collumela)和上嘴唇(UpperLip)之间的角度。西方人标准为女°~°,男90°~°;东亚人标准为女95°,男90°。
专家们对各数值有不同的意见,很多人认为鼻额角和鼻面角的交叉点都是鼻根(Nasion)。因为鼻根骨(BonyNasion)的准确位置不好确定。一般以鼻根软组织(SoftTisueNasion)来代替称呼,实际上以正中(Medion)为鼻根部起始点。
3.鼻尖的血供
注射隆鼻的要点是鼻尖的上旋。鼻尖是出现坏死(InjectionMecrosis)的常见部位,所以必须掌握鼻尖的血供。鼻尖相关的血管分为3种。首先是起源于颈内动脉一眼动脉(InteronalCarotidArtery-ophtalmicArtery)的鼻背动脉(DorsalUasalArtery,DNA),沿鼻背部单侧或两侧向下走行。其次是起源于颈外动脉一面动脉(ExternalCarotidArtery-facialArtery)的侧鼻动脉(LateralNasalArtey,LNA),沿两侧鼻翼沟(AlarGroove)后3~4mm处走行。最后由颈外动脉一面动脉(ExternalCarotidArtery-facialArtery)发出,上唇动脉(SuperiorLabialArtery)的间隔支(SeptalBranch,SB)或鼻小柱支(columellarbranch),也就是鼻小柱动脉(CalumellarArtery),沿鼻小柱走行至穹隆间部位。其中前两者是主要血供。理论上鼻尖的血供非常丰富,但是有这些全部血管的人几乎没有。
三、玻尿酸注射方法有些患者要求整个鼻子都要得到改善,有些患者要求某个部位得到改善。本书论述治疗最常见的几种鼻形态的方法。注射层次大多数情况下是深部脂肪层(DeepFateyLayer)。注射后用鼻板条(NasalSpline),医院省略不用。
1.鼻子整体注射方法
鼻子整体低时,从鼻根到鼻尖整体进行注射,这时如图53-8前2个图所示,从上或从下开始注射。首先局麻后让患者平躺°~°,医师在患者的头侧,向前可看到脚的位置。鼻点(Nasion)和眉间点(Glabella)在其部位中心点为注射点,如图53-8所示,继续注射到前鼻点(Pronsale)。注射时按g-n-m的皮肤连线平行躺着刺入,患者脖子往后仰,两侧C点(鼻小柱最高点)、中点稍微往上,也就是在小叶(Lobule)下段部刺入,往前鼻点(Pronsale)方向注射。各注射点用扇形后退注射法,注射量为0.5~1.0mL,采用斜面向下(Bevel-down)法注射,后鼻背比较宽,根据病例适当选择注射方法。
图53-8已知的常见透明质酸注射隆鼻术(FillerRhinoplasty)
(A、B、C)以鼻背点(Rhinion)为中心的“5点“注射法。数字表示注射顺序,箭头为注射方向
也可以从鼻尖向上注射,不握注射器的手指做导向,将填充剂注射在鼻背(NasalDorsum)。图上论述了锐针,也就是1.3cm(0.5in)的注射针头的使用方法。也可用长针或者套管针一次性注射器,理论上此方法是均匀注射的好方法,但是对熟练的医师来说,注射针的长短并不重要(图53-9~图53-19)。
图53-9:30岁的女性患者
(A)注射隆鼻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8mL后1个月。术后鼻背隆起,鼻子变长,也立体了
图53-10:30岁的女性患者(与上图为同一患者)(A)注射隆鼻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8mL后1个月。注射后鼻根和鼻尖的改变比较明显,鼻背线条流畅自然了
图53-岁的女性患者(A)注射隆鼻术前。
(B)注射透明质酸0.7mL后1周。注射后鼻根和鼻背的线条自然了
图53-16:28岁的女性患者(A)鼻根注射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5mL后3周
图53-17:24岁的女性患者(A)鼻背注射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7mL后1个月。该患者皮肤有弹性,移动性较好,术后效果比较满意
图53-18:28岁的女性患者
(A)隆鼻背点一鼻尖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5mL后1个月
图53-19:23岁的女性患者
(A)鼻尖提升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2mL,注射A型肉毒素24U后2周,可见鼻尖自然提升
2.轻度鹰钩鼻的治疗
治疗轻度鹰钩鼻。严重的鹰钩鼻在韩国人中很少见,一般采用鹰钩切除(Humpeetomy)治疗。用刀片(Blade)和骨凿(Osteotome)截掉软骨和鼻骨的突出部位。轻度鹰钩鼻很常见。大部分人都有轻微的驼峰鼻,观察鼻背点(Rhinion)区域时,都有治疗的必要。鼻背点(Rhinion)是非常重要的地标(Landmark)。
轻度驼峰鼻患者在鼻骨和软骨交界部位鼻背点(Rhinion)比较突出,其前后是凹陷的状态。这类患者可单注射鼻背点(Rhinion)上半部(RadixAugmentation)或注射其下半部分(DorsalAugmentation),一般整体注射效果会更好。总之,注射原则就是不注射鼻背点(Rhinion),只注射其前后部分。参考图53-8的(C)。扇形后退注射法注射填充剂时,刚开始会均匀,但是越往
四、注意事项1.注射隆鼻问题最多的注射层次。
首先,真皮内注射是禁忌证。鼻子的真皮相当薄,即使是可注射真皮内的玻尿酸产品,也必须以真皮下注射为原则。假如注射到真皮内,不仅外形不好看,而且注射后皮肤表层会凹凸不平。表浅脂肪(SuperFicialFatty)有很多血管走行,而且离皮肤比较近,不是理想的注射层次。与SMAS相连的纤维肌层(FibromuscularLayer)也是血管走行的肌肉层,需要避开这个层次注射。在真皮下层的深部脂肪层(DeepFattyLayer)安全性和效果上是最理想的注射层次。注射到骨膜下(Subperiosteum)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2.患者提出最多的问题是注射隆鼻后,两眼间距会不会太近。鼻根注射过多、过高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据患者的需求适量注射。事实上,鼻根过量注射鼻额角(Nasoforl\ntalAngle)会过大,鼻根垂直于眉间导致鼻子形态难看。所以鼻根的注射要根据面部的比例注射为准。
3.鼻尖的注射伴随着注射坏死的危险性,所以注射量和注射深度、注射方法非常重要。首先,注射量通常为0.2~0.3mL,如果鼻尖皮肤没有弹性时,注射0.1mL。部分医师注射1mL,应避免这样的过量注射。鼻尖注射的深度为两侧下外侧软骨
(LowerLateralCartilage)之间,也就是穹隆间隙(InterdomalSpace)的深部。最近此部位被称为穹隆脂肪垫(InterdomarFatPad)。
注射鼻尖时使用垂直提拉注射法(VerticalPullngTechnique)能降低对血管的压迫,是提升鼻尖的好方法。注射时一边观察皮肤颜色的改变,一边观察患者有没有剧烈的阵痛(ShapPaiu)。如果想进一步提升鼻尖时,与肉毒素注射一起施行。肉毒素的注射方法在本书第13章有叙述。一般在两侧鼻肌翼部(AlarPartofNasalis)各注射4U肉毒素,鼻中隔降肌(DepressorSeptiNasi)注射3~4U肉毒素。
图53-20:25岁的女性患者(A)隆鼻根、鼻尖、鼻小柱术前。(B)注射透明质酸0.9mL后3周。鼻唇角(NasolabialAngle箭头)术前是锐角,治疗后变成95°左右
观看医美视频
长按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