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关于足底筋膜炎,你需要了解这些

2021-3-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正值马拉松的大热季,各地区大小马拉松赛事接踵而来。如果这时候有点小伤是件很郁闷的事。据了解,患足底筋膜炎在运动和非运动人群中均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跑步人群中高发,是最常见的足部疾病。

一、认识足底筋膜炎及其功能

足底痛,又称为足跟痛,学名是足底筋膜炎,是跑者常见的伤痛之一,对部分跑者造成不小的困扰。它位于足底的软组织,它起自脚后跟处的跟骨,向前止于脚趾。由于脚趾头有5个,所以足底筋膜向前分叉为五束。

足底筋膜炎也就是跖筋膜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足底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跖筋膜是覆盖足底结构的深入皮下组织与足跟脂肪垫的腱膜。其中央部起于根骨结节内侧突远端,远端与屈肌肌腱混合。

跖筋膜是足底重要的结构,足弓的弹簧功能主要来自于跖筋膜,并维持足弓高度;在运动,行走时承受来自根骨和跖骨的拉力。

跖筋膜属于一种筋膜组织,其本质是半凝胶状透明质酸,当长期承受不良拉力时,导致半凝胶状态出现固化,缩短增厚,失去了正常的力学弹性,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疼痛通常由跟骨内侧结节足底筋膜起源处的胶原变性(有时被称为“慢性炎症”)引起。这种变性类似于缺血性慢性坏死,其特征在于胶原连续性的丧失,地结缔组织基质和血管的增加,通常在肌腱炎的急性炎症中可见纤维母细胞而不是炎症细胞。退化的原因是跖腱膜重复微撕裂并且超出自我修复能力。

在跑步过程中,脚趾头特别是大脚趾也会背伸用力,在脚离地瞬间再助推一把。脚趾背屈时相当于在足底筋膜远端产生张力,坚硬的足底筋膜就会被动牵拉跟骨,产生“卷扬机效应”,使足弓抬高缩短。

二、足底筋膜炎的典型表现

患有足底筋膜炎会感到足底疼痛,疼痛的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最典型症状:早晨醒后下床,脚落地时,脚后跟部疼痛最为明显,走动一会儿后疼痛会有所缓解。典型症状:休息一段时间,例如看电影、久坐后,或者脚在不负重一段时间后,站起行走的前几步出现隐隐作痛。

疼痛的具体位置是在脚后跟靠内侧处,这里恰恰是足底筋膜从脚后跟发出的起点处,偶尔也有患者会反映疼痛在足底中部。

患者在充分活动后,例如行走或跑步后,脚后跟部疼痛减轻,但是在长距离跑步后程,可能再次出现疼痛甚至被迫停下脚步,还有患者夜间脚后跟部疼痛会加重。

足底筋膜炎女性更为多见。

三、如何检查自己是否有足底筋膜炎

脚后跟特定部位按压疼痛和晨起下床脚后跟痛,是判断足底筋膜炎的重要依据。此外,跑者可以通过一个被称为“卷扬机试验”的测试来进行自我诊断。采用坐位,握住大脚趾,将大脚趾用力背伸,如果诱发疼痛,则表明是足底筋膜炎。

四、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

1.肌肉方面

功能性改变往往会导致结构性改变,我们都可以通过功能性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若足跟后方出现骨刺,往往是小腿三头肌过紧而引起的,可处理小腿三头肌,尤其是比目鱼肌;

若跟骨下方出现骨刺,往往是足底筋膜过紧而引起的,需处理足底筋膜。

小腿三头肌损伤会更多的导致足跟痛,而足底筋膜不仅会导致足跟痛,也会导致足心痛。

2.髋关节活动不足

髋关节功能活动不足,会导致膝关节代偿、踝关节代偿。若踝关节代偿多,则踝关节容易出现疼痛;当然也可能是膝关节活动不足而导致髋关节和踝关节代偿,也可能产生足跟痛。

3.身体力线不正

所以对足跟痛的病人也要从生物力线的角度上去考虑,是否存在力线问题,所以各种错误的体态就要矫正了:X型腿、O型腿、骨盆前倾、足外翻、扁平足、高弓足等,不仅仅关系到美丽,更关系到整个的脊柱健康。

1)足外翻

当距下关节过度外翻时,造成足弓扁平塌陷,使得跖筋膜长时间处于一个过度牵拉的状态,造成跖筋膜疼痛的发生。

2)扁平足和高弓足

对于扁平足的人来说,跖筋膜本身已经处于一个拉长状态,长期负荷会导致其损伤;

对于足弓过高的人来说,会导致跖筋膜相对于一般人,处于一种紧张缩短的状态,当运动中,承受牵拉力时,往往会导致疼痛。

4.穿着不合适的鞋子

如果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就不能给足部一个良好的支撑,足底处于不正确的力学位置,会导致包括足底筋膜炎在内的各种足部损伤。

随着时间延长,跑鞋失去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减震效果,因此,简单地换一双新鞋可能有助于减轻疼痛。

5.神经方面

很多人的足底痛都会跟一根神经有关——胫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支配的肌肉是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以及足底肌肉、皮肤和感觉

五、如何治疗足底筋膜炎

1.冰敷

如果是因为过度疲劳导致的疼痛,可采用足底冰垫冰敷的方法来缓解,并配合适当的休息即可恢复。

2.肌内效贴

可以缓解足底筋膜紧张,保护足底筋膜和肌腱。

3.踩球

脚踩网球或者高尔夫球前后左右来回的按摩放松

这个练习可让足底筋膜(下足韧带)更为灵活,通常足底筋膜会在入睡后紧绷,并在夜间缩短,因此清晨时疼痛感最强烈。

4.拉伸脚趾:

开始姿态:坐在床上,患侧腿膝屈,患侧脚放在床面上。

拉伸方法:用手依次抓住脚趾,向后牵拉,让前脚掌有轻微牵拉感觉,每个脚趾牵拉进行10-15秒,重复2-3组。

5.推墙:

面对墙站立,将患腿尽量向后伸,双臂前举扶墙至肩水平。前腿膝盖稍弯曲,身体前倾。过程中保持后腿伸直,脚跟尽量不离地。缓慢增加前倾程度,当感到小腿后有牵拉感时,维持20~30s。每组3次,每天3~5组。

小腿伸展的墙壁练习。(上)腓肠肌伸展。(下)比目鱼舒展。

6.抓毛巾

首先在脚底放上毛巾,接下来用我们的第二趾骨带动我们前脚掌试图抓起毛巾,感受我们整个脚掌的发力达到最大程度再缓慢放松下来,连续做15次,会感到我们足底有点酸就对啦。

因为我们的足底筋膜的止点就是在第二趾骨,第一趾骨是我们的脚尖,所以只用我们的脚趾抓毛巾会在趾关节处发力,不会锻炼到我们的足底。

足底抓毛巾的关键一定是足底抓地而不是脚趾头!

将一条毛巾(或使用阻力弹性带)放在足弓处,双手持毛巾两端,往胸口方向拉紧,练习时保持膝盖伸直,每次进行15-20秒,每只脚练习4次。

7.关节松动术——距下关节、跗横关节

当足底长期处于异常的力学状态,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处于僵硬状态,导致足踝的运动障碍。

距下关节松动术:跗横关节松动术:8.跟腱拉伸

跟腱(阿基里斯腱)的紧缩也会造成足跟疼痛,站在一个台阶或楼梯上,后脚三分之一旋空,慢慢下压,直到感觉跟腱与小腿有伸展的紧绷感,维持20秒后回到水平姿势,重复练习4次。

9.按摩

足底筋膜与小腿筋膜存在连续性,放松小腿筋膜有助于跖筋膜功能的恢复。

小腿胫骨前肌自我手法放松:坐在凳子上,患侧脚着地,沿着从上向下的顺序,俯身,用双手拇指对小腿前面的肌肉进行按压横拨放松,力量以有轻微的酸痛感为宜,重复3-5分钟。小腿三头肌自我手法放松:坐在床边,患侧腿作盘腿状,将患侧小腿平放在床面上,沿着从上向下的方向,用双手依次对小腿的肌腹和跟腱进行按压拿捏,力量以有轻微的酸痛感为宜重复进行3-5分钟。足底筋膜自我手法放松:

坐在床边,患侧腿作盘腿状,将足底暴露在身体前面,沿着脚底,从足跟向前脚掌,用双手拇指依次对足底筋膜进行按压放松,力量以有轻微的酸痛感为宜,重复进行3-5分钟。当按到痛点时,可以强忍疼痛按压十秒钟,强刺激1-2次。

10.拉伸放松

主要是为了放松小腿三头肌过度紧绷的肌肉,防止其对足底肌肉和筋膜的过度牵拉。

或者使用筋膜放松仪放松小腿后侧肌群

11.矫形鞋垫/矫正器

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有足部生物力学改变引起的足底疼痛,增加踝关节稳定性。

12.物理治疗

休息并以物理治疗来改善足跟的疼痛,包括超短波、超声波、冲击波、抗炎药物、电疗、NIGHT夹板等。

若是久站或运动后引起的足跟疼痛,则可在足跟部冰敷约10分钟~15分钟。如无明显改善,可考虑局部注射类固醇。

13.寻求医生帮助

对于那些足底筋膜炎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跖筋膜的断裂或是跟骨骨刺的生成,此时应寻求医生帮助。

六、写在最后的话

足底筋膜炎是跑步劳损性损伤发生在足底的典型代表,80%~90%的病例经过积极治疗康复都会有较好的改善。

首先,休息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给予软组织足够修复和恢复时间;

其次,寻求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帮助,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最后,加强小腿和脚踝肌肉训练必不可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jc/993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