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角度解析跑步伤病足底筋膜炎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足底筋膜炎为慢性运动伤害的一种,临床上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往往合并有足部生物力学异常的问题(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踇外翻等)。从人体生物力学的观点看来,足部距下关节过度外翻会造成足弓塌陷,连带拉扯足底筋膜,造成筋膜发炎。

足底筋膜炎是跑者最常见的病症,虽然不是大病,但也不可小觑。尤其高弓足的患者,因为足底筋膜比一般人紧绷、缺乏吸震的效果,经年累积也会因足底肌肉筋膜疲乏而疼痛发炎,甚至引起跟骨骨刺。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不仅仅来自跑步,它包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1、因受伤或是鞋具不当而引发足部结构异常;2、足部关节韧带松弛,活动量过大;3、身体过重造成足部关节负荷加重;4、足跟肌腱过紧、过短;5、足跟脂肪垫因年龄增长而退化;6、长时间站立、行走、穿高跟鞋、高弓足、扁平足等;7、其他疾病造成足部骨骼变形。

医生和治疗师一般会通过以下这些测试和检查,明确是否患者足底筋膜炎:

观察足部力线:

医生通常会让患者站立和行走,观察足部活动的姿势。观察重点在于足弓,是否存在高弓足、扁平足、过度旋前或过度旋后等。

触诊:

通过触摸足底、足弓部来确定是否有疼痛,疼痛的部位等。如果疼痛出现在足底跟部或足弓部,常可提示为足底筋膜炎。

足部活动度:

通常认为患者足底筋膜炎的脚,踝关节活动度会一定程度下降。医生让患者背伸踝关节(脚背往上抬),如果与对侧对比,活动度下降,表明小腿后群腓肠肌紧张,此时如果足底部疼痛,提示足底筋膜发炎。

影像学检查:

许多足底筋膜炎的患者,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足底筋膜水肿、增厚;X线可以发现骨刺,也是一种辅助评价方法。MRI检查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筋膜等软组织水肿。

如果足部有过度外翻或者过度旋前畸形,则容易导致足部肌肉、肌腱疲劳,易发该症。外翻畸形的足底过度平伸,容易牵拉足底筋膜,使之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反复牵拉,将导致筋膜过度劳损以致发炎,引起疼痛。这种情况,可以寻求专业的运动创伤医生或足病专家,进行生物力学评估,量足定做适合您足底的矫形鞋垫,进行足部力线的矫正。矫形鞋垫必要一直穿戴,无论是康复训练还是正常活动都要保证足底正常的受力。您可以简单判断是否存在过度旋前等足底力线不良,比如观察经常穿的鞋子,是否有鞋底、鞋跟内侧或者其它部分磨损比较厉害的,则提示可能有足部力线不良。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除了常规的休息,必要时要采取医疗手段:

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长期站立或行走。

选用大小合适的鞋子,最好选用高帮鞋来防止踝关节不正常扭转,并配合具有足弓支撑且有吸震作用的矫正鞋垫来承托足弓,降低足底行走时的压力,减少发炎疼痛,避免筋膜拉扯。

纠正不良力线,必需了解足部是否存在力线不良,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如有问题需即时矫正,以确保足部的正常功能。

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力线不良不但易造成足底筋膜炎复发,而且容易引发其它如跟腱炎,拇趾外翻等疾病。

肌内贴贴扎防护。

肌内贴贴扎技术应用于足底筋膜炎,可增加皮肤与足底肌肉、筋膜间的间隙,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减少引致疼痛的刺激物质。其贴布张力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及疲劳、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足底筋膜炎的康复过程中可以使用肌内效贴进行贴扎防护,促进愈合。

选择合适的鞋子,尤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相当重要。

磨损严重、过紧、支持不够的跑鞋,需要即时更换。一般的跑鞋,超过公里的行走量,将会出现严重磨损;如果按时间来算,累积穿着超过6个月的鞋子,一般都需要更换。

继续伸展与肌力训练,特别是针对足底筋膜和小腿肌肉的。

运动后,足底适当冰敷,尤其是康复早期,帮助控制炎症。

更多精彩的内容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ipp.com/jbby/984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