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过去在我国少见
2015-6-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又根据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将脂肪肝分为三期:ⅰ期为不伴炎症的“单纯性脂肪肝”;ⅱ期为伴有汇管区炎症和纤维化的“脂肪性肝炎”,ⅲ期为完全纤维化,假小叶形成
(2)ct: 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
肝内贮脂量占肝重5%以上或组织学表现为30-5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但在临床中多不能以肝组织活检来诊断,血液生化指标也难与脂肪肝病变程度一致,因此b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测成为十分重要而实用的临床诊断手段
脂肪肝过去在我国少见,因而对它的了解研究也少但近年来有迅速增加的趋势,且已成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重要的前期病变之一
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但是对于肥胖者不必进行肝穿诊断
(3)磁共振(mri):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在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1)b超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高回声斑点,有人称之为“明亮肝”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
根据肝脏脂肪的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三度:轻度(含脂肪5~10%)、中度(含脂肪10~25%)和重度(几乎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即“脂肪性肝硬化”
正常人每100克肝湿重约含4~5克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胆固醇约7%,其余为胆固醇酯等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白癜风诱发因素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